“酸鹼體質”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別被騙!

美國聖地亞哥法庭判決一個叫羅伯特·歐陽的人賠償1.05億美元,這位歐陽先生就是鼎鼎有名的 “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

“酸鹼體質”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別被騙!

在受揭發之前,他哄騙了多名癌症患者沒有采取專業正規的治療而是採用他的“鹼性療法”,導致多名患者延誤治療。在被舉報調查後,才發現他給病人注射的根本不是正經藥,而是普通的靜脈注射液和小蘇打的混合物!別說治病了,安全性都十分可疑,竟然還賣500美元一針......

對於“酸鹼理論”,國內的“磚家”也毫不示弱,瘋狂鼓吹,出了多本“著作”,還在電視節目上宣傳,導致許多大爺大媽都信了!但是!現在已經證實了!“酸鹼體質”是不存在的!不要在被騙了!

“酸鹼體質”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別被騙!

一、不存在酸性體質、鹼性體質

1、酸中毒≠酸性體質致病

民間所說的酸性體質其實是在和酸中毒偷換概念,比如糖尿病人的酮症酸中毒等。酸中毒是由於服用了某種藥,或者是患了某種疾病才出現的,而不是酸性體質會導致疾病。

2、鹼性體質更健康?無稽之談!

鹼性體質更健康是無稽之談。正常人的血液PH值在7.3~7.4,本身就屬於弱鹼性,人體有強大的緩衝系統來確保血液中PH值穩定。更何況人體本來就是酸鹼共存的狀態,不存在單一的酸性或者鹼性體質。

二、食物酸鹼性與本身味道無關

食物在食品化學中確實有酸鹼性質的劃分,分類的方法是按照食物燃燒後所得的灰的化學性質而定。

灰中如果含有較多的磷、硫、氯元素,溶於水後就會呈酸性,屬於酸性食物;如果灰中有較多的鉀、鈉、鈣、鎂,則呈鹼性,屬於鹼性食物,和食物本身的味道沒有直接關係。

三、食物的酸鹼性可以忽略不計

大多數蔬菜水果偏鹼性,肉類穀類偏鹼性。食物在人體內經過複雜的消化吸收,還形成酸性、鹼性和中性的代謝產物和在體外燃燒後的食物灰分是完全不同的。

通俗來說,你吃進去的食物進入胃部後,在胃液的作用下,都會呈酸性,到了腸道又會變成鹼性。

拿最常見的碳酸飲料來說,碳酸飲料因為二氧化碳溶於水呈現酸性。

“酸鹼體質”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別被騙!

但是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會在易拉罐打開時逃離出去,喝進去後,絕大部分也會隨著打嗝排出體外,所以並不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被人體吸收從而影響酸鹼平衡。

事實上,人體新陳代謝的一部分產物就是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或被排出體外,或與體內的水結合成碳酸,這就使得大量二氧化碳再隨著呼吸進出人體。

“酸鹼體質”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別被騙!

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對血液酸度的影響都要比喝一瓶碳酸飲料大得多。

二氧化碳作為國家認可的食品添加劑,有嚴格的國家標準,合理使用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真正影響身體酸鹼度失衡的額,還是疾病和藥物。

三、注意飲食多樣性

“酸鹼體質”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別被騙!

選擇健康食物並不能依據他們的酸鹼性,而是看其本身的營養價值。

只有合理搭配選擇食物,才能夠減少營養缺失。通過合理膳食,我們就能滿足日常的營養需要,而不是去依靠那些保健品和營養補充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