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臨近豬肉需求增多 廣東已出臺系列措施保供應

最近,廣東市場的豬肉身價持續上漲,而中秋、國慶“雙節”消費旺季臨近,豬肉需求增多,今年廣東市民過節能自由吃豬肉嗎?

當前市場肉類價格穩定,供應充裕,品種豐富。針對豬肉價格變貴問題,廣東相關部門已著手出臺一系列舉措保供應。

今年以來,廣東市場的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據廣州市價格檢測系統的數據顯示,廣州精瘦肉價格近一個月內漲幅就超過30%,相比去年漲幅逾50%。9月2日上午,記者走訪廣州部分商超和肉菜市場,發現市民購買豬肉的熱情有所降溫。

“雙節”臨近豬肉需求增多 廣東已出臺系列措施保供應

“我們家以前每天都會買豬肉吃,現在一般隔天吃。”在廣州天河區華景新城鐵路邊菜市場買菜的趙阿姨說,近期豬肉越來越貴,她家購買豬肉的頻率降低了,反而多吃了雞肉。

據該菜市場的一家豬肉檔老闆稱,現在豬肉價格比兩個月前平均每斤漲幅達20%—30%,“現在來買豬肉的市民,大多不再按斤數購買,而是按可接受的價格來買。”

記者從廣州東川肉菜市場獲悉,9月2日的排骨零售價為39元/斤,瘦肉28元/斤,五花肉22元/斤,相比上半年,豬價每斤上漲10元左右。

“現在豬肉的銷售價格已趨穩定,供應充足。”廣州市東川肉菜市場有關負責人鍾主管告訴記者,該市場現在每天約銷售12頭豬(每頭豬約200斤),比以前每日銷售17—18頭的量有減少。鍾主管每天都會到肉菜市場巡查價格,發現近期東川肉菜市場的雞肉檔、牛肉檔、魚檔的生意興旺。“魚、雞肉的價格今年以來一直很穩定,沒什麼波動。”

“雙節”臨近豬肉需求增多 廣東已出臺系列措施保供應

“我們超市現每天供應約6噸左右,主要是自營品牌豬肉和品牌豬肉,各自佔比約50%,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斷貨情況。”廣州華潤萬家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有部分零售企業表示,隨著“雙節”消費旺季到來,他們將想方設法保障市場供應,如增加進口冷凍肉供應,與各大豬肉供應商協調保證豬肉或其他肉類供應。

廣州一家高端連鎖超市就表示,該公司已做好保貨保量的方案和措施,目前引進來自丹麥、德國等地的優質冷凍肉投放市場。

保障市場供應靠什麼

9月1日上午9時起,南寧市淡村農貿市場、華園農貿市場、官塘農貿市場等10個農貿市場,開始在定點攤位上架銷售限價豬肉,限價肉按低於前10日市場平均價10%以上的價格銷售。

不僅在南寧,為保障豬肉市場供給,各地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出臺各項舉措。

8月26日,四川出臺“豬九條”舉措,要求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健全豬肉市場供應保障機制,具體舉措包括,省級財政要通過生豬生產穩定專項補貼等措施,對受影響較大的生豬調出大縣的規模化養豬場(戶)實行臨時性生產救助;通過財政獎補等方式,重點支持種豬場、標準化養殖場和屠宰場建設。

江西萬安縣扎牢非洲豬瘟防控網絡,選派技術員深入鄉村指導各個養殖戶科學養殖,防控非洲豬瘟疫情,從飼料、藥物、疫苗等生產投入品的安全選擇方面對養殖戶進行培訓,指導養殖戶規範實施消毒及汙染源的消除,幫助構建完善的豬場生物安全環境。“有技術員的專業指導,更加堅定了我對養豬的信心,真是太感謝了!”萬安縣窯頭鎮養殖大戶張發明說。

“從全國來看,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進口增加、豬肉消費下降等因素,今年肉類供應是有保障的,老百姓碗裡不會缺肉。”辛國昌分析,據監測,上半年雞肉產量增長13.5%,水禽增加更快,牛羊肉產量也有所增加。同時,豬肉進口增加,上半年豬肉進口81.9萬噸,增長26.4%,預計後期豬肉進口還有增加餘地。

按照國務院部署,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已出臺多項有效舉措,在繼續加強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同時,在增加供給上下功夫,穩定豬價。

“在生產環節,加快恢復生豬生產。”辛國昌說,同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標準化生產體系,提升養殖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抵禦風險能力。目前,各級政府正在創建生豬標準化示範場,並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小農戶穩步擴大規模,實現產業向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的方向發展

控制豬肉價格,我們能出得起豬肉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