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廣西賀州校園欺凌事件,你的孩子會不會是下一個受害者?

廣西賀州市被推上了頭條,只因發生一起多名未成年人涉及校園欺凌事件。校園欺凌,英文是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摘自百度百科)。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咱們孩子在學校被其他孩子欺負了,有可能是捱打,被罵了,甚至性騷擾或長期的精神迫害,通常較多的是發生在初高中,正是孩子心智成長的階段。作為一個孩子的家長,我認為校園欺凌事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 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是一個家庭成長的見證者,也是父母言傳身教的主要對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行為舉止都或多或少的有著父母身上的影子。如果孩子出生在一個有暴力行為的家庭,例如:父母在生活中,經常通過言語衝擊或肢體衝突,甚至打砸摔來解決紛爭。這一切我想應該是孩子在學校欺凌其他同學時的藥引子,歸根結底還是受到其父母在平時生活中不良因素的影響。

2) 學校教育的缺失,孩子在成長階段有半數的時間是在學校接受文化知識的教育,但學校在孩子的行為教育上尚未達成共識,學校認為孩子的行為教育應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的行為應該由老師來進行教育。

3) 社會教育的缺失,當前孩子們能接受到一些影像、視頻、電影、傳媒等,均受商業利益驅使,很少有引導和教育孩子校園行為的,更多是博人眼球的一些商業化的宣傳,甚至一些孩子為了個人朋友圈、為了漲人氣吸引流量,甚至敢幹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件,就像賀州的欺凌事件一樣。正是這些良莠不齊的社會因素嚴重影響了孩子們對人生價值觀的判斷。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1) 家長應以身作則,管好自身的行為,如果夫妻之間矛盾實在無法化解也應互相剋制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至少我們可以關起門來解決衝突。

2) 學校作為知識教育的聖地,也應適當引導和關注孩子平時在學校的一些言行舉止,做到預防為主,家校聯動,有教無類,方能還校園一片淨土樂地。

3) 社會教育也應從引導開始,多給學生們展現一些積極向上的宣傳影像、視頻、電影和傳媒,少一些商業利益,作為社會的公共資源,面向的是更多大眾,應該更多地宣傳一些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並切實以此為導向。

學生是一個時代的儲備力量,是未來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家強,讓我們都關注到校園欺凌事件中來,但願今後校園欺凌遠離你我的孩子,為了我們孩子的未來,也請留下您的寶貴建議和評論,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向校園欺凌說不!


也談廣西賀州校園欺凌事件,你的孩子會不會是下一個受害者?

向校園欺凌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