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幣行情,還有多遠呀

記得央行發行“壬辰龍”流通紀念幣的時候,不少人聞訊之後立刻到銀行購買,但由於數量非常有限,也就三枚五枚,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點量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因為一定的數量乃是決定回報額度的關鍵所在。

流通幣行情,還有多遠呀

“壬辰龍”流通幣


從這些年來的情況看,流通紀念幣可以說是處於夾縫生存的狀態,被彩色金幣、紀念鈔、連體鈔、第三四版紙幣等品種遠遠地甩在了後邊,儘管在這期間也出現了像“癸未羊”、“建行”、“寧夏”、“西藏”、“宋慶齡”、“熊貓”、“蘇州園林—頤和園”等強勢品種,但卻有些英雄氣短的味道,無法在更大程度上吊起投資者的胃口。

我們特別注意到:在流通紀念幣已經處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壬辰龍”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驟增至8000萬枚(放在現在,卻是一個低量),比先前發行的“庚寅虎”和“辛卯兔”流通紀念幣高出了5000萬枚,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流通紀念幣在1997年的超級行情中有過非常出色的表現,成為市場中的核心品種之一,但是由於過度投機及政策上的調控,使得流通紀念幣走上了漫長的調整之路,許多品種的跌幅遠遠超出了投資者的普遍預期,而時間上的煎熬更是令人痛苦不堪。

就在流通紀念幣還處於幾乎無人問津的地步之時,彩色金幣率先受到了資金的青睞,“貴妃醉酒”彩色金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價格從3000元攀升到了70000元,後來又在大大小小的行情中都扮演了其它品種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流通紀念幣卻未能出現行情,雖說“建行”幣是大家公認的績優品種,在行情中的走勢也是可圈可點,但主要表現出一種獨立性,自拉自唱的色彩甚為濃重,流通紀念幣行情幾乎就是“建行”幣行情,其高高在上的價格早已讓投資者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由於某種緣故的困擾,它的價格跳動對於其它品種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沒有領頭羊,也就意味著沒有行情,沒有行情也就意味著盈利模式的缺失,領頭羊的重大作用乃是不言而喻的;只要領頭羊選對了,就等於行情成功了一半,這在歷次行情中都得到了驗證。

流通紀念幣已發行了數十套,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生肖題材的紀念幣了,雖然它所佔的比重並不大,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卻是非比尋常,因為大眾對於生肖題材的接受程度乃是其它任何題材無法相比的,接受程度越高,其啟動行情的難度也就越低,資金的利用率也就越高,維繫行情的難度也就越發容易,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也就越高,市場也就越發活躍。

眾所周知,“癸未羊”是央行發行的第一套生肖題材的流通紀念幣,發行量為1000萬枚,卡幣的裝幀量是115萬套,其後推出的“甲申猴”、“乙酉雞”、“丙戌狗”、“丁亥豬”、“戊子鼠”的發行量也是1000萬枚;“己丑牛”流通紀念幣是一個轉折點,其發行量陡增至3000萬枚,當時投資者一片譁然,但這也從一個側面提升了“癸未羊”流通紀念幣的價值,使其原有的地位更為穩固了,其長線潛力就更加突出了。

儘管不少在場的投資者認識到了這一點,然而能真正付諸行動的卻是寥寥無幾,這不僅體現在“癸未羊”流通紀念幣上,就是其它品種也是如此,仍舊一直停留在認識的這個層面上。

記得“癸未羊”流通紀念幣價格最低的時候只有8元,“己丑牛”流通紀念幣還不到8元,真可謂物美價廉,可人們還是認為它不值這個錢,因為投資者怎麼也看不出流通紀念幣板塊能在沉默中爆發起來,況且以往的行情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2008年10月末的時候,“癸未羊”流通紀念幣的價格大約為25元,當時人們對其價值不屑一顧,也就談不上了什麼實際行動了,後來在行情中超過了200元,卡幣更是高達400元,生肖流通紀念幣出現了整體性的攀升,而“癸未羊”和“乙酉雞”卡幣的走勢尤為凌厲,就是“己丑牛”卡幣也是翻番行情,遠遠超出了投資者的基本預期。

能出現熱鬧的生肖流通紀念幣行情的確不錯,但仍舊還是局部行情,並且持續的時間還不長,令投資者措手不及;尤其是其它品種的流通紀念幣還是無精打采,難以讓投資者看到真正的曙光。

在現實的市場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某個或者某些品種越是在物美價廉的時候,人們似乎對其越有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一個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始終不敢真正付諸行動,正是因為過分的恐懼而錯過了絕佳的買進機會。

2008年爆發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市場處在一片恐慌之中,沒有任何投資品種能夠倖免於難,從大眾思維的角度來看的確如此;但是,這乃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掘金良機,越是感到恐懼的時候,其實,此時的風險並不高,甚至是最安全的;越是眾人興奮不已的時候,此時的風險往往是最高的時候。

這種就出現於2011年的夏秋季節,當時“癸未羊”流通紀念幣的價格達到了255元,特殊號碼卡幣的價格甚至一度超過450元,“乙酉雞”卡幣的走勢也是異乎尋常地強,有的時候幾乎與“癸未羊”卡幣比肩,投資者歡欣鼓舞,紛紛加入戰群。

流通幣行情,還有多遠呀

“甲申猴”流通幣


然而,事態並沒有朝著投資者的良好預期發展下去,調整稍縱即逝,拋盤一股腦地砸向市場,令投資者防不勝防,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今天。在生肖題材流通紀念幣本身就以非常沉重的情況下,“壬辰龍”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大幅度擴容至8000萬枚,增幅高達166%,這對於市場的衝擊將會在長時間裡得到顯現。

如此重典還沒有完,在發行第二輪生肖流通紀念幣的時候,“丙申猴”和“丁酉雞”的發行量更是急速飆升到不可思議的5億枚;與此同時,“抗戰勝利70週年”、“孫中山”和“中國航天”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也分別高達5億枚、3億枚和1億枚,簡直令人垂淚。“建國70週年”、“泰山”等流通紀念幣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泰山”流通紀念幣行情的終結,也與發行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可能是被某些東西掩蓋了。(周鳳遲)

流通幣行情,還有多遠呀

“泰山”流通幣



流通幣行情,還有多遠呀

“建國70週年”流通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