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獨立性,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弧立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弧立。

天生我材必有用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要靠自己

堅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裡認準的東西也一定適合於他人這就是天才。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獨立性,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弧立

獨立不是弧立

人們相互希望得越多,想要給予對方的越多……就必定越親密。

幾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紐約搭計程車,下車時,朋友對司機說:“謝謝,搭你的車十分舒適。”這司機聽了愣了一愣,然後說:“你是混黑道的嗎?”

“不,司機先生,我不是在尋你開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亂時還能沉住氣。”

“是呀!”司機說完,便駕車離開了。

“你為什麼會這麼說?”我不解地問。

“我想讓紐約多點人情味,”他答道,“唯有這樣,這城市才有救。”

“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怎能辦得到?”

“我只是起帶頭作用。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讚美能讓那位司機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載了20位乘客,他就會對這20位乘客態度和善,而這些乘客受了司機的感染,也會對周遭的人和顏悅色。這樣算來,我的好意可間接傳達給1000多人,不錯吧?”

“但你怎能希望計程車司機會照你的想法做嗎?”

“我並沒有希望他,”朋友回答:“我知道這種作法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儘量多對人和氣,多讚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可連帶影響到3000人之多。”

“我承認這套理論很中聽,但能有幾分實際效果呢?”

“就算沒效果我也毫無損失呀!開口稱讚那司機花不了我幾秒鐘,他也不會少收幾塊小費。如果那人無動於衷,那也無妨,明天我還可以去稱讚另一個計程車司機呀!”

“我看你腦袋有點天真病了。”

“從這就可看出你越來越冷漠了。我曾調查過郵局的員工,他們最感沮喪的除了薪水微薄外,另外就是欠缺別人對他們工作的肯定。”

“但他們的服務真的很差勁呀!”

“那是因為他們覺得沒人在意他們的服務質量。我們為何不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呢?”

我們邊走邊聊,途經一個建築工地,有5個工人正在一旁吃午餐。我朋友停下了腳步,“這棟大樓蓋很真好,你們的工作一定很危險辛苦吧?”那群工人帶著狐疑的眼光望著我朋友。

“工程何時完工?”我朋友繼續問道。

“6月。”一個工人低應了一聲。

“這麼出色的成績,你們一定很引以為榮。”

離開工地後,我對他說:“你這種人也可以列入瀕臨絕種動物了。”

“這些人也許會因我這一句話而更起勁地工作,這對所有的人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光靠你一個人有什麼用呢?你不過是一個小民罷了。”

“我常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洩氣,讓這個社會更有情原本就不是簡單的事,我能影響一個就一個,能兩個就兩個……”

“剛才走過的女子姿色平庸,你還對她微笑?”我插嘴問道。

“是呀!我知道,”他答道,“如果她是個老師,我想今天上她課的人一定如沐春風。”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獨立性,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弧立

自信不是自滿

關於慾望

這些是我們內心裡和人生理想一樣真實的東西:學歷、工作、房、車、財富、以及愛。我們每個人都願意為了這些慾望去付出,無論付出的是汗水、鮮血、還是身體健康、又或是其它你懂的。儘管我們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會主流認同、可能沒那麼具有有戲劇性,但你和我、北大圖書館裡的學生和網吧中奮鬥的少年、職場杜拉拉和夜場裡跳舞的小姐、韓寒和芙蓉鳳姐(韓少躺著也中槍-_-),我們誰沒有為了一個目標連續熬夜奮鬥過呢?我們誰沒有為了得到一樣東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過呢?誰沒有過那種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覺呢?所以我們最不缺勵志的故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付出領域的專家。

真正的問題是,當我們跑得越快,越是無法考慮我們是否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

北野武講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他說他沒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錢,一定要開跑車,吃高檔餐廳,跟女人們睡覺。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時候,他發現開保時捷的感覺並沒有那麼好,因為“看不到自己開保時捷的樣子”。結果他就讓朋友開,自己打個出租車,在後面跟著,還對出租司機說:看,那是我的車。

我想說,過去幾年裡我認識的、深交的、共事過的所有人,包括身邊一批又一批二十出頭收入一百多萬的金融朋友、三十歲左右收入幾百萬的前輩朋友、以及簡歷金碧輝煌得已經不在乎收入的大 BOSS、以及我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兩件事:

一,頂級學校的文憑、頂級公司的工作、頂級的收入、頂級的房、頂級的車、頂級的聲望,這些都無法滿足人類。

二,無論是通過爸媽,通過運氣,還是通過奮鬥得到這些頂級的東西,人類都不會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獨立性,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弧立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獨立性

接著北野武的故事說下去。想象一下:你今天騎在一輛助動車上,一個小山村來的年輕人經過,說你的車好帥,你不會有任何的滿足感。十幾年的奮鬥後,你坐在一輛你今天都叫不出型號的保時捷的駕駛位上,一個路人經過,說你的車好帥,相信我,你也不會有任何的滿足感。你不在乎他,就像你今天不在說你助動車帥的人。你的視角在變。每當我們考慮許多年後能夠取得的成就,我們總是習慣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滿足感。你今天的視角只是錯覺,卻讓你相信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這是我們最容易跑錯方向的時候。

人類的需求是很奇特的。我們吃第一個麵包的時候的幸福感,和我們吃第一千個麵包的時候的幸福感,是差不多的,前者甚至比後者還多一些。同樣的感覺適用於我們賺到的第一筆一萬元和第一筆一千萬元,第一輛十萬的車和第一輛一千萬的車,第一個女孩和第十個女人,第一個男生和第十個男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在著名的馬斯洛五大需求中,你從任意一個細分需求裡獲得的幸福感只能有那麼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