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看的几本书

拖拖拉拉的毛病一直没改,反复自责放弃,周而复始,终于看完了4本书《北野吾的小酒馆》、《阿勒泰的角落》、《全能教养法》、《寻欢作乐》这种休闲小零食的书,太适合我这种散漫随机的节奏(就是懒),消除自己狭隘的偏见。其中两本是一位妈妈安利的,看到作者名字叫李娟,第一感觉这太朴素了吧,开始看了之后被内容吸引,豁然开朗的辽阔地带,苦中作乐的热爱生活全都写在了《阿勒泰》里,有了文字的加分后便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可爱有趣的母女俩一家人,甚至家里养的各种小动物,都加上了李娟式的轻松诙谐,明明是那么艰苦,物质匮乏的条件。

01

李娟的笔下,几乎没有怎么形容包装自己,书里都是日常的琐事,层层叠嶂的文字里一个通透丰盈的女孩被我脑补出来了,无关年龄就是有那种对抗时间的女孩儿气,让人蛮着迷。一家人都充满烟火气,至真的善良幽默着,像是团购吃可爱多长大变老的一家人。李娟妈妈外婆,养金鱼的那一节,可爱到炸裂,关键挥发出可爱的这个人本身又是在无比虔诚的认真脸呵护着这金贵的鱼儿,怕金鱼受不了极度的寒,给了足够的温度时,意外的金鱼给煮熟了.......哈哈哈,这一段儿太欢乐了。

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李娟阿勒泰的这些文字,像是发生在80、90年代,有着明显时间空间界限感,但再细看细品文字时发现,其实李娟和我们同在一个时间轴上,不过她的时间支出在了偏僻人迹罕至的阿勒泰。那里天地苍茫,那里人们跟随牛羊迁徙生活,这种的日子苦吗?肯定是苦的。所有的苦中作乐的乐,都是被李娟的妈妈对比追逐出来的,从修整房子开始,积极又搞笑的妈妈。电子书里有好多在线阅读人的批注的评论,大家都有似乎的童年,少年时光,有田野有牛羊的的记忆点,还有对李娟细腻有趣心思的精妙点赞,为什么我们就是写不出记忆里的那个点,那种共鸣呐?

业余 | 拖拉看的几本书

大概是因为,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间里,活在世俗的价值的约束里,我们渴望着自由追逐,但又放不下了这种物质丰富,自个儿精神贫瘠的城市生活。所以,一群人跟随着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放飞体验别人眼里纯粹至简的生活,那里的人把真善美,发挥到了极致。

结尾的两岁小孩儿在车里那么乖,让人心疼。对陌生人没有介怀,小小身体被人抱在怀里,靠着臂弯睡着了......一车人没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但又默契的小心翼翼呵护这个小孩儿,让他香甜安静在行驶的车里踏实睡。

看李娟书的我,也挺像结尾这个小孩儿的,被结结实实的温暖着。

02

看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书名实在是讨喜的,像《深夜食堂》这类的名字就格外能安抚人心,这几年,很多日本的生活元素,衣食住行覆盖越来越广泛:日式整骨,日式温泉,日式料理,日式枯景,日式书店......但凡是加了点日式元素在里,总是能优先加点分,日式的精致考究慢条思理能切入很多人的点,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北野吾的小酒馆》看了后,更向往去日本走走看看,想多出来的画面都是安静,人们的交谈都是自控悉悉索索的,我一个没去过日本的人,仅凭这本书的内容去脑补。果然,想象力可以美化,也可才祛魅。

不喜欢看所谓成功人士的传记,通常那些都是美颜过滤后的文字,磨皮严重失真的画面,吸引力大打折扣,更讨厌的是封皮上放自己照片。而这本《小酒馆》类似于北野吾的传记,前半生的记录,后半生的恣意洒脱,想干啥就干啥,但干啥都有所不俗的成绩。

一个任性豪迈的老头儿,算是跨界的先驱人物了吧。怪不得看评论说他是日本国宝级的影视大人物,他的标签可写的太多了,而每一种又都游刃有余到了一定的火候就撤,不会再赖着不走的一个可爱老头儿。写到自己出车祸,明明血沥沥的现场,脑袋受伤严重,却写出了调侃与俏皮感,这种奇妙的感觉放在一个大师级老头儿身上,竟然没有一点儿违和感。有点儿毒舌,有点儿可爱,说最硬核的真话 “好莱坞不拍高级电影”,在那样高压的原生家庭环境里,生长出这样不收敛的性子也是个有阅历有血性的奇葩了。书面的写的生死很残酷无光,摧毁我们意念里的天堂。“人死了只意味着不复存在,即没有天堂,也没有什么地狱,再就是,死人会非常简单地消失于活人的忘记中”哪个成年人不知道这个事实,只是我们害怕而已。

喜欢极了,这个大人物的表达方式—不说漂亮话。这句“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也一样打动了我,人生的悲欢离合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儿,人均一份儿很公平。北野吾是真的爱酒,他写的那段儿地球被撞击前的自白,像极了电影《2012》里,喜马拉雅山巅上那个蔑视生死的老爷爷,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我们被生活教育得服服帖帖,总是要讲很多违心的话,包括在我们漫长的教育过程里,北野吾的直白恰恰避免了盲目自信,盲目努力,因为“不管你多努力,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以及那句“对待孩子,就应该用打”,像我这种学习科学育儿的妈妈,看到这句话,有点儿哭笑不得,后面严肃的解释也的确信服“做父亲的就应该有威严,就应该是一个让孩子感到在他面前可以乱来的形象,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一切都能如愿的,在这个世界上有令你感到害怕的对手,这种事情必须在小孩子的时候就植入他们的脑髓,因为孩子们在将来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比拳打脚踢要来得无情得多,也残酷得多的社会”,张驰有度用得很精准,在教育的问题上。

业余 | 拖拉看的几本书

北野吾先生清澈的洞察力和独立特行,应该是源自于他自己建立的内心秩序,那是外界很难干扰左右的东西,自由这种东西,只有在一定程度的框架下才能成立。最精彩的桥段,就是北野吾买保时捷那段,让朋友开着,因为自己开的话就看不见保时捷了……哈哈哈,这才是真正的有钱,任性!

不装逼不说教,毒舌又怪诞,搞笑又血性。淋漓演绎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还是爱看这种黑色幽默的自传,这才是一个斜杠有料老头儿的陈年老酒,越尘越香,凛冽回甘让人念念不忘!

03

那本知名的《月亮与六便士》我听过没看过,先入手了《寻欢作乐》,开始饶有兴趣的看下去,但看得异常缓慢,几个月才拉拉杂杂看到第十六章,要命的是前面的情节很多已经忘了,只记得背景是某个年代英国的上流社会里的作家,在床头放了蛮久,越往后看越难,不是情节不好之类的原因,而是我被书里,所有人物关系的名字给难哭了,外国人的名字真的很难产生记忆点,翻过来的中文字又多。

每次想看都要复盘下前面的人物背景,实在让人头痛,渐渐的兴趣越来越弱鸡,自己的阅读能力差,果断放弃了。这一本封面、英文名都非常美的书《cakes and ale》,一个喜欢的博主写的这本书评:这个一百多年前就存在的故事,放在今天,仍然有争议性。我仿佛能看到那些人对罗西的嘴脸,她们说她是个不知检点的女人。

我想当个敏锐慈祥又刻薄的老太太,想拥有寻欢作乐的洒脱人生。




业余 | 拖拉看的几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