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就是現在:12億網民正在重構生意模型

這些年的現狀是,不少傳統的生意人陷入茫然。線下實體生存艱難、製造業艱難、行業生存前景難測,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歸因為電商,電商價格的無節操,造成了對線下商業業態的直接傷害。

當然,我們把傳統的思維方式換一換,用互聯網思維構架來思考一下,會心平氣和很多。

未來已來,就是現在:12億網民正在重構生意模型

研究事物背後的互聯思維

一個名詞,當它曝光率很高的時候,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你習慣了,不去深究它的意義;

一是關於它的解讀會出現歧義,所謂“名可名,非恆名也”。有名字,侷限性也出現了,道家理論是這麼認為的。

不明晰和侷限,加上不理解,一般人會習慣說:不就是上個網嗎?還互聯思維?

對互聯網思維故弄玄虛的爭論是這麼來的。

一個事物出現,背後支撐它的是什麼?是道。聽不懂?是思維方式。不明白?

那麼,簡單點,是背後想法在起作用。我們想幹一件什麼事,是想法在起作用。沒毛病吧!

互聯網這件事,將萬物互聯、將萬機互聯、萬人互聯,未來5G將億萬個智能終端相聯,我們想讓它聯什麼它就聯什麼,它跟什麼相聯,取決於我們的想法。

一直以來,我們就是這樣,把一個個平臺串聯了起來。

但是,這想法不能亂想,你亂想就聯不起來。比如,你說我跟黑客帝國的黑客一樣,跑進網裡邊,目前,應該是幻想多過亂想。

想法循著正確的思路往前走,這個就叫做思維,叫做思維路徑;

互聯網的思維路徑是什麼?聯起來,如何把一切都變成數據信息聯起來。

我們按這方式來思考問題,就不會覺得被蠶食,就不會恐懼什麼時候互聯網把我們給蠶食掉了。

用這方式來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意和買賣、從事的行業,要創業的方向,未來的事業規劃,我們就有了互聯網思維,我們就會發現更多的生意機會。

所以,為什麼懼怕被蠶食?應該歡迎被蠶食、主動加入,自己蠶食自己。

如果只是覺得,除了上網,其它給我沒毛線的關係。那麼,這叫做互聯網夜盲症。因為,沒有這種聯起來的思維,就是看不清現實道路的人,是思維短路了。

我們說的是現實道路,不是未來道路。

現實是,大部分生意都跑到互聯網上了。未來,所有的生意都要跑到互聯網上去啦。

未來已來,就是現在:12億網民正在重構生意模型

賣菜小夥在四個平臺直播

3大底層思維助推裂變

互聯網思維的實質是什麼?聯繫性,價值的串聯和技術實現。這是互聯網思維的3個最基礎的內核。

聯繫性:互聯網是因聯繫性而誕生,一個人做不了互聯網,很多很多的IP終端串聯才叫網。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1.0到4.0,就是不斷拓展深化聯繫性的過程。

簡單到複雜、單一到多元,空白到耦合;互聯網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都在延伸著它的聯繫性,這種聯繫性的廣度和深度細思極恐,一部電視劇可以播放500億次,網絡連接12億人。

信息的聯繫性和網民的億級別巨量,改變和正在改變著很多商業的業態。

農耕社會到商業社會、商業社會的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特徵很明顯,甚至出現了轉型期的戰亂等等,而工業化到信息化,是平穩裂變的。

變化不是沒來,是來了悄悄把很多人給淹沒了。淹沒的典型感覺是:焦慮。

你發現,販賣焦慮的素人們,成為了很多領域的大咖。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了內在的深刻鉅變,信息化的快速裂變遮掩了它們,而所謂的大咖們,則在放大對它的恐懼。

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聯繫性的方式都在改變。

最容易流通的行業最先感受到了鉅變陣痛:各種線下的實體店,比如,服裝、菸酒、茶品。

僅僅是開始。互聯網會先從比較容易建立聯繫的行業開始,它會逐漸深化。

處於流通節點的服務業,沒有互聯網思維,沒有危機感,反抗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就被滅掉了。

互聯一經開始,就會不可遏制。聯繫的趨勢不會被改變,要改變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


未來已來,就是現在:12億網民正在重構生意模型

用技術來彰顯服務構架

互聯網的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便利性和效率是核心價值。

比如,轉個賬什麼的,你就不要跑銀行排隊領號了;比如,現在隨時隨地的支付。

互聯網的聯繫為什麼越來越廣泛,延伸領域越來越多?因為,價值傳遞的方式被改變了,效率大大提升了,它還不是單個的價值提供,它是價值的鏈接和傳遞。

銀行不僅辦事方便了,還給你鏈接更多的線上服務:融資、理財、ETC出行、商旅、積分商城;

我們會發現,銀行不抱怨。為什麼?因為,銀行櫃檯人員會減少,它不再需要更多的櫃員機和分行。不僅僅是效率,更爽的是利潤。

很多人現在創業奔著互聯網,這是對的。未來生意都在網上的虛擬空間,或者在與網絡有鏈接的實體,除此,這世界再無其它生意和買賣。

但創業,你首要是有互聯網思維;其次,你要問自己,建立這個聯繫,能創造什麼價值?

提供價值和服務,是商業的全部核心,也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

也就是說,不是把線下的東西簡單搬到了線上就有價值。互聯網思維是指,在線上和線下鏈接之間能夠創造價值,而且,它不能是一個價值,它是價值的串聯。

怎麼串聯?聯繫性、價值串聯通過什麼實現?技術,互聯網技術。

永遠要記住:互聯網是個工具,是個技術工具。

無技術無互聯。用技術來把價值表現出來,而且,創造新的價值。

這就是改變。以往,你要為消費者服務,是通過人工等其他手段來進行的。現在,你要用互聯網技術來實現它。

你可以單純的把互聯網看做是一個信息互聯的技術。但是,它不單純,它是思維方式彰顯出來的構架,是前邊我們所說的--你想法的外化。技術實現想法,技術是互聯網思維的有機構成。

把3個方面串聯,它就是個思維的路徑啦。

你要尋找事物新的聯繫性,在聯繫性中找到價值的增值,形成價值的傳遞,然後,通過互聯網技術去實現它。三個方面聯繫著,你不能割裂。

很多互聯網模式為什麼實現不了?為什麼燒了很多錢還沒效果?

-要麼是技術派的,認為技術解決一切;要麼是線上派的,什麼都往網上搬;要麼是雜家,把很多的元素往一起湊,聯繫性老複雜了,但太花架子不實用。

互聯網可以分拆來談,但三者永遠是個整體。用句行話講,它最後一定是一個整體的閉環。

未來已來,就是現在:12億網民正在重構生意模型

未來已來,就是現在

總結一下,在眼前的時代,擔心、焦慮,你要把它視為正常;因為人類正處在大轉變期。

然後,覺得高興,因為這麼好的轉型時代讓你給碰上了,巨量的統一市場、每天十億以上的互聯網流量,千年一遇不是?

當然,最不吃虧的方法:迎接和融入。

我把這樣一個時代定義為微生態時代。並結合講了鉅變時代需要的五大硬核能力。回頭,我會在後續文章中逐漸把它們呈現出來。

其實,從道家方法論的角度,一切沒有那麼複雜。

我們看到了新的現實,而新的現實是我們的思維創造的。未來,互聯思維會創造更多的象,他們與你息息相關,而你也可能會是其中的一個創造者。

互聯網不是顛覆,智能化也不是顛覆。但的確,一切都在重構:行業、企業、門店、鄉村。

人類在進化中,靠的是思想(思維、想法)的牽引,而實現它,一定是我們發明的各種工具。

這是一個思想重構、工具實現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