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接手業務、員工,美利車金融品牌或被棄


宜信接手業務、員工,美利車金融品牌或被棄


創始人劉雁南被帶走,多位高管因上市路演身處境外,美利車金融何去何從仍持續引發關注。


有媒體報道,宜信將作為大股東牽頭成立一個新的公司,新希望集團還將繼續跟進。新公司還是藉助原美利車金融的技術和渠道資源,繼續開展車貸業務,新網銀行將繼續提供資金支持。宜信則主要接手美利車金融原有業務和剩餘員工,原美利車金融員工將接受重新面試、入職、談工資。

截至目前,宜信方面未有官方回應,新網銀行方面目前也未有公開回應。以上涉及到的企業中,僅有宜信副總裁劉大偉在回應零壹財經時表示:"宜信肯定不會接手美利車金融的業務,但是會作為股東方之一參與到相關工作處置中"。

據美利車金融知情人士表示,宜信接手後,美利車金融品牌將被放棄,此外,目前保留的員工僅為核心技術人員,與各地業務負責人,人數不到200人。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美利車業務停止,退出車貸市場。

此前,有公開的報道提到,美利車大股東新希望集團曾派出以井文兵和謝暉為首的協調小組進駐美利車金融,並分別成立了成都鑫匯九九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成都康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美利車金融的股東新希望、京東、高榕等派了一個應急小組到公司,來幫助決策公司的一些大小事務。

但目前該方案未執行下去。

一直以來,宜信資產端也面臨轉型問題。據一位接近宜信人士透露,宜信資產端,宜信普惠一直面臨轉型困擾。宜信普惠官網顯示,目前個人信用無抵押貸款仍是重點推薦項目。

“如果宜信接手美利車金融業務的話,車貸將逐漸取代個人信用貸,成為宜信資產端重點推薦項目。”

美利車汽車金融業務一直是汽車金融領域的佼佼者。而且這方面業務絕大部分資金來源都是機構,像銀行、信託、P2P等等。而且規模還不小,截止2019年6月30日,該公司汽車融資餘額219億元。


此外,美利車金融的合作方新網銀行,早在2018年就和宜信達成了合作關係。

公開媒體報道顯示,2018年9月,宜人貸與新網銀行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達成技術開放和能力共享的共識,將共同推動包括流量分發、數據積累與分析、營銷智能化、用戶觸達等多個業務鏈條的技術升級。

消息提到,新公司還是藉助原美利車金融的技術和渠道資源,繼續開展車貸業務。

目前宜信內部還在考慮是單獨成立新公司還是加入汽車金融業務。

如果此次宜信順利接手美利車金融業務併成立新公司,雙方或許會達成更深度的合作關係。

目前,美利車金融遺留問題主要包括,內部“樂享計劃”員工理財產品,尚有1億2千萬資金,目前依舊無兌付解決方案。除此之外,裁員員工工資也未發放。有郵件稱,對於離職員工的12月份的工資,公司將按照2019年12月實際工作天數和基本工資,在員工辦理完離職手續後,在11個月內發放。但目前12月工資仍舊沒有發放。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宜信第一次接受網貸業務。過去,宜信在去年6月曾接手道口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