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灞橋東西街軼事 文



【語音版】灞橋東西街軼事  文/陳鑫玉

灞橋街本有東、西兩條街,東街也叫“前街”,西街也叫“后街”或“背街”。起初,東街是商業街,商鋪一家挨著一家,每逢集日,街上便人頭攢動,叫賣聲不絕於耳,煞是熱鬧;西街是312國道和華清路之通道,街上有四家馬車店、一家客店、一家糧店,住戶從事務農、打工或小本生意。1958年前,我家就住在灞橋西街,由於灞橋東街比西街紅火,所以家父把菜攤子擺到東街上,家裡的油鹽醬醋也得去東街買。

  記得合作化時,工作組要將灞橋東西街合併成立一個農業合作社,但東街人咋都不同意。工作組見原計劃行不通,於是在灞橋街成立了兩個農業合作社:東街為“一社”,西街和隴海路兩邊的幾家散戶(當地人稱“莊莊”)組成“二社”。二社雖沒有一社那般“地利”,但得了“人和”。人心齊、泰山移,二社樣樣行行都比一社強,特別是到了分糧分紅時,二社社員分得多,一社社員就格外眼紅。到了食堂化的時候,二社的公共食堂一週不吃重樣飯,逢年過節還要擺席面。一社吃得遠不如二社,眼饞之下,不少社員就鬧著“兩社合一”,二社堅決不同意。一社見協商不成,就派幾個社員掮上自家食堂的麵粉闖進二社食堂,強行往案上甕裡一倒,再用手把兩家麵粉攪和攪和……一社強行“入股”弄得二社社員哭笑不得,但這招還真靈,兩社從此合併為“灞橋街農業合作社”。從此以後,灞橋東西街的社員們不分彼此、共同進步。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想不到街道也是如此。改革開放後,灞橋東街的商鋪陸續轉到了西街,連供銷社的店鋪也不例外;每逢集日,東街冷冷清清,西街則是讓攤販填得滿滿的,西街順著312國道向東延伸了一里多,家家的門面房都成了“金不換”。多年後,灞橋街又冒出三條與西街相接的商業街,且都在向隴海路西邊的世博園奔去,而昔日的灞橋西街則改稱“灞橋正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