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在少数人的先知先觉,一小部分人的后知后觉,大部分人的不知不觉里,电影行业已经因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而提前开启了新的纪元。人们观影的习惯慢慢从电影院大屏幕主流模式,往居家电视机中屏幕和个人手机小屏幕观影上转移,并且这种转移必将是不可逆的,不容忽视的,哪怕是疫情过后,也会长期存在的。

就拿最近大火热播的电影《大赢家》来说,高达7.5亿的播放量,远远超过了头条引进的第一部院线电影《囧妈》,疫情期间线下很多产业都遭遇重创,但亦如非典那年一样,线上产业得以借机成长。有人说头条会成为中国的YouTube,就目前来看未来可期。

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回到电影《大赢家》本身,什么才是好的电影作品,那一定是笑过、哭过后能让人有所悟的,而不是单纯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者单纯的讲一个看似跌宕起伏的故事给观众们听。所以大鹏的这部电影是属于成功的那种类型。

至少看过后,家长们会跟孩子们说上一句,“你们看认真有多重要。”女人们开始思考找个严谨这样的老公是不是肯定比臧鸿飞那样的更靠谱些?面对家人的冷落、领导的误会、同事们的排挤,谁不是独自舔舐伤口,然后再负重前行呢?这部电影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

影片里比较浅层次的道理:

努力如果没有结果,那我们就更努力一点

这句话有多戳心,只有正在努力着,却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人才真正懂得。我本人除了是一名头条文化领域的创作者之外,还在木叶文学网上写小说,上个月95后作家神无踪月分成30万+,从钢筋工到年入百万,写小说改变人生逆袭的故事,让很多人萌生了写网络小说的打算,然而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我可能就是那个虽然寂寂无名,但仍然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努力坚持着的人。在木叶文学网的上写的第一本小说《 》也是我的小说处女作,第一次写没什么经验,每章4000字,不会划分段落,标点符号也有时会用错,甚至校稿的时候不够认真,出现一些谐音的错别字等等,虽然当时签约了,但阅读一直没办法涨上来,到33.9万字完结的时候,阅读都还不过万。时间过了一年多,再看数据阅读量已经飙升到了50万+,这或许就是坚持的力量吧!

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看电影里大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目光里的希翼和坚持依稀可辨,努力真的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一定没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道理并不深奥,但是能真正参透的人却并不多。这是电影留给我们的最朴实的思考。

有人说这是一碗纯粹的鸡汤,那何不一口干了,抹抹嘴再努力一点呢?

我仍然愿意做个好人

人们对于好人的定义,最近两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年轻男子,他们现在最怕听到的就是心爱的女生,深情款款的对自己说,“你是个好人,但是.......”对,凡事就怕这个“但是”,只要这两个字一出现,前面说的再好都白费。

可那又怎么样呢?是不是为了让女神垂青眼,就必须放弃从前坚守的人生信条,开始坑蒙拐骗,流连花丛,做个地地道道的坏人,然后跑去再找女神,希望当你不是个好人了,女神奇迹般的愿意跟你交往了?

真的这么做的人,简直就是“白痴”。

人最难保持的就是一颗平静而纯粹的初心,就像电影里大鹏的那段独白一样,“面对家人的冷落、领导的误会、同事的排挤,我仍然愿意做个好人。”这才是如今最难得,最可贵,最该珍惜的。在我看来这一段是整个电影的灵魂所在,比影片里反反复复强调的“认真”二字还要重要很多。

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结果不重要,认真对待,我们就都是赢家

当我们步入职场,遇到挫折,心灰意冷的时候,我们甚至听不到任何一句安慰的话,因为前辈们一般会走过来拍拍我们的肩膀说,“加油,都是这么过来的。”领导会把文件夹大声的摔到桌子上,然后气急败坏对我们吼到,“一切以结果来衡量。”没有人会给我们,任何切实可行的方法,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想办法。

然后我们在这样一次次的挫折中成长,绞尽脑汁身体力行的不断实践,终于我们失败了很多次后,成功了一次。才真正明白这句,“结果不重要,认真对待,我们就是赢家。”真正的含义。电影的这个部分是总结也是伏笔,就看观影的人从什么样的角度上去看了。

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稍微深入些的剖析:

细节决定成败

我在看到严谨被警惕性非常高的大妈们举报后,不禁坏坏的笑了,真正的银行劫匪一定比他要专业很多,所以群众是发现不了的。也一定会比他做更多的准备,比如一定不止一套抢劫和逃跑的预案。

然而,尽管严谨如此业余,他所做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算作是细致入微了,当然为了戏剧效果考虑,丝袜头套变成了史努比,直接导致我爸看到这一幕,脸上攒了60多年的皱纹都被一次性笑开了。

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 啥是细节?

细节就是深入到电影的故事情节里去看,严谨的每一步动作都无一不细致入微的围绕着“抢银行”这个任务展开的。换个角度,从电影制作的本身来看,拉片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镜头的转换、演员的表情、甚至笑点的设置都是被细化了的,《大赢家》可以说是一部非常精致的喜剧片。能做到如此细致入微,才换来了7.5亿的播放量。

论团队的重要性

说实话,柳岩那个部分的反转,恕我愚钝,虽然从她一出场就知道她不应该只是一个台词不多,动作过少的小配角,然而却又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直到最后,真相被揭开时才知故事的深意所在。

一个人单枪匹马,再怎么牛掰也断然干不过一个团队。这个道理我们都懂,所以影片的开始,大家也试图动用团队的力量,来“击垮”一名凶悍的匪徒。然而在大叔把所有的菜叶子都打散后,宣告失败了。后来因为消极情绪的影响,大家都开始各自为政,让早有周密布局的劫匪大鹏有了可乘之机。

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7.5亿次播放量,这部半个中国都在看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了?

后门那么精妙的,瞬间干掉5名特警的布局,我开始为大鹏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后来发现点早了,这个赞应该挪给柳岩,这丫头居然神不知过不觉的变成了劫匪的内应,“谁说抢银行的只能是一个人,我帮你。”团队就此形成,妹妹负责交通,柳岩负责内应,大鹏负责实施抢劫计划,一切天衣无缝。

其实,真要认真起来,这部电影可以推敲的点绝对不止上面这些,不过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大赢家,那么不如不要面面俱到的好,欢迎大神们留言区见。

最后啰嗦点更深层次的东西:

《大赢家》后,谁才是人们观影习惯改变和位移的大赢家?

对于营销者而言,”流量+口碑“满足了营销与投放的双重关键要素。头条之于《大赢家》或许只是一个平台,就像疫情前的电影院一样。而《大赢家》之于头条却不止是一部电影了。通过抖音、头条、西瓜视频的联合带动,推出仅仅3天,正片总播放量就突破了9800万,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超过了13.7亿。

这个数据代表了中国影史上,院线电影网络播放的一次奇迹,也同时代表了一个崭新的契机。自此之后,无疑会有越来越多的院线电影,转而开启网络播放模式。因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或许会颠覆很多与电影相关的行业,并且带来深远的影响,不如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简单三节课教你写影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