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預告片發佈 騰訊競技即電子競技?

近日,CCTV和騰訊電競合作的電競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公佈了一則預告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英雄聯盟S7總決賽舉辦地鳥巢,接著是知名英雄聯盟選手UZI,王者榮耀官方職業賽事KPL,最後介紹這支紀錄片總計6集,經歷457天,走訪國內28個城市、美國4個城市,採訪80多名電競人。

央視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預告片發佈 騰訊競技即電子競技?

在這接近三分鐘的預告片當中,出現了騰訊遊戲各種各樣的元素,除了war3旗幟人物Sky 1秒的露臉之外,幾乎看不到其他非騰訊系遊戲的面孔。沒有能夠代表中國電競榮譽的dota2,沒有電競起源星際CS,沒有80後的記憶魔獸爭霸。

央視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預告片發佈 騰訊競技即電子競技?

騰訊電競聯合攝製,說明了很多問題。很多人說英雄聯盟的到來,讓很多人認識到了電競,王者榮耀,讓電競全民化。與其說騰訊遊戲推動了電競的發展,不如說英雄聯盟和王者榮耀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沒有前人的栽樹,哪來後人的乘涼?

沒有War3的編輯器,就沒有3C,DOTA1這樣的自定義地圖;沒有DOTA,也不會有後來MOBA遊戲的湧現。當年網絡並不發達,但是全民CS的畫面還歷歷在目;當年DOTA1是沒有爹的孩子,但11平臺,VS平臺和浩方平臺,仍有上百萬玩家同時在線。與現在的英雄聯盟在網吧的佔有率不遑多讓。這些遊戲的過往,何嘗不是現在的英雄聯盟?但他們沒有生在電競被社會和主流媒體承認的時代,那個時候,"遊戲"還是玩物喪志的代名詞。

央視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預告片發佈 騰訊競技即電子競技?

預告片在片頭這樣說到:

電子競技有歡笑也有淚水,這裡有夢想也有現實。

有人抽身離開,也有人踏夢前來。

歡笑是英雄聯盟戰隊不用成績就可以拿很高的工資,沒有冠軍也有大量的粉絲,直播平臺的高額簽約費用;淚水是DOTA選手撿菸頭在網吧訓練,去國外打比賽睡馬路,是war3當年只有幾千塊的獎金。

DOTA2前職業選手LongDD曾經回憶說,當年和B神租住的學校宿舍,晚餐吃五塊錢的包子,每天訓練到凌晨三點還要翻牆出去。這種環境下,很多有夢想的選手不得不被迫回學校學習,或者接受家裡安排的工作,抽身離開自己的電競夢。

央視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預告片發佈 騰訊競技即電子競技?

現在的選手感受不到這些了,畢竟"電競"已經逐漸被主流媒體所認可,隨著電競市場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這個行業,現在一個英雄聯盟職業賽事LPL的名額,就價值數千萬。

騰訊電競宣傳自己的遊戲無可厚非,讓玩家感到心寒的是央視對這個紀錄片的態度,拍過上千部紀錄片的CCTV,對待電競如果是片面的,不公平的,那只是騰訊電競在中國。兩屆WCG冠軍人皇Sky,奪得三次Ti冠軍的中國DOTA2等等, 也是中國電子競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央視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預告片發佈 騰訊競技即電子競技?

希望《電子競技在中國》正片如他所說是everyth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