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倘若說起魯迅,世人都會十分熟悉,此人是中小學生教材上的常客,也是上個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創作者之一。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但是後來發現了麻木的中國人之後,選擇了棄醫從文,希望用自己的文筆喚醒無數沉睡的中國人。正是因為如此,魯迅對中國有著莫大的意義,因此一代偉人曾經如此評價他:“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在魯迅的作品中,有一個短篇小說,名為《少年閏土》。在故事中,魯迅將整個幫工家的兒子,自己兒時最好的玩伴描繪得淋漓盡致,想要將一個鮮活的人物帶到人們的面前。這是一個還沒有開始經歷人生艱辛的人,他用自己的單純樂觀面對著整個世界。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雖然閏土和魯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階級差距,但是對於年幼的他人而言,這些隔閡就顯得虛無縹緲,沒有任何意義了。魯迅的出身還不錯,早年家境良好,而閏土的原型為章運水,是實打實的下層勞動人民,兩個人有著明顯的等級差距。閏土在小小年紀就嚐盡了生活的苦難。多年後,成年後的魯迅和閏土再次相見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了。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閏土的臉上刻滿了生活的印記,性格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再也不是那個在月夜裡扎猹的勇敢機智的少年,而是成為了一個畏手畏腳,沉默寡言的莊稼漢。所以他再次見到魯迅的時候,已經深深知道自己和童年玩伴魯迅之間的巨大差異。

魯迅從他的少年玩伴閏土的變化感慨良多,並記錄了下來。閏土最後的結局是,因為積勞成疾而背上生了一個惡瘡,最後不治身亡。留下幾個可憐的孩子。那麼問題來了,閏土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後代如何呢?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閏土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們的生活自然也是不好的。長子章啟生,過著和閏土一樣的悲劇生活,早早的舊離開了人世,而閏土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也同樣沒有擺脫命運的枷鎖,成為了普通的農民。剩下的大部分孩子,都延續著祖輩的人生,成為了普通人。不過,在這裡面也有例外的,比如章啟生的兒子章貴就過得還不錯。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章貴的前半生其實也不幸福,他年僅三歲的時候,章啟生便去世了,而家鄉又遇到了嚴重的水災,生活都成了問題。

無可奈何之下,章貴的母親開始外出打工,而章貴也在年紀大一點之後便被送往有錢人的家中當長工。倘若日子就此過下去的話,或許章貴的人生也將會和其它的閏土後代沒有區別。不過幸運的是,章貴遇到了人生的轉折,那就是新中國的成立。後來,他在魯迅兒子周海嬰的幫助下,進入了魯迅紀念館工作,並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為了副館長,負責管理紀念館中的事務。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參考資料:《故鄉》、《魯迅先生紀念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