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圖文|軍號先生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年關越來越近了,家中有學生娃的家長們,卻絲毫感覺不到春節即將來臨的喜悅,反而焦慮感越來越強,因為康復了四個月的"孩子放假綜合焦慮症"又復發了……


各個家長群正在散佈著一個"可怕"的消息:


2020月7日、8日期末考試,考試結束後放假,8日下午5時40分接孩子,2月9日(正月十六)17點以前到校。


家長們的熊孩子們已經把學校"禍害"夠了,該換個"戰場"玩耍了!


老師們集體表示:我已經筋疲力盡,也該歇歇啦!


並對家長們提出如下忠告:不管跟孩子發生什麼,請務必默唸以下咒語: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為了防止誤傷、自傷,我有幾點想法,也許可以給寒假帶娃的家長一些參考。


放假以後,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是哪些呢?


1.早上睡懶覺。上學的生物鐘徹底亂了,家長也覺得孩子辛苦一個學期了,放鬆一下吧,這一放鬆就成了放縱。幾天後,孩子睡懶覺成了習慣,你就不那麼心平氣和了。


2.看電視、玩手機無度。爸爸媽媽上班,孩子要麼自己在家,要麼由老人代管。電視、手機的誘惑魔力就出來了,孩子難以抵制的。


3.作業拖拉。沒有幾個孩子會主動完成作業,如何幫助孩子完成寒假作業,也是家長要考慮的問題。可別等到馬上開學了,一檢查作業,發現這也沒寫完,那也沒寫完,生氣都不管用了。


4.安全教育。假期是孩子出現意外的高發期,這主要是因為沒有人管,因為不懂安全常識,因為不懂應對措施等等。但是,如果從成長角度來講,讓孩子有面對危險的機會,其實這是威脅,又是機會。


5.學習輔導。無盡的輔導班佔據了孩子大部分假期時間,如何讓孩子從輔導班學到應該學會的,別把錢白花了,似乎也是家長要做的事。


6.愉快的玩耍。最後這個問題,雖然是家長最不關心的,但是,是孩子最關心的。孩子的愉快能讓家長也愉快嗎?這是個問題。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怎麼幫孩子規劃好寒假的計劃,怎麼幫孩子執行好制定好的計劃,我想,每個家長都需要認真的想一想。結合自家的具體情況,幫孩子度過一個"不輸在假期"的假期生活。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這個過程,我總結了以下四個步驟:


1.確定假期的目標。

2.怎樣制定假期計劃。

3.把計劃落實到每週甚至每天。

4.計劃怎麼執行。


因為我的小孩也要放假了,我也需要做一個設計,下面,就結合我孩子的情況,說說我的想法。



確定假期的目標


假期怎麼過,取決於假期結束時的目標是什麼,有了目標,我們才能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規劃和計劃。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針對我的孩子,我現在考慮有這麼幾個目標:


一是完成學校的作業;二是完成下學期的預習輔導;三是培養深度思考的思維模式;四是增強體質;五是感受責任與挫折;六是好好的玩玩。


這是家長需要知道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根據你的情況,設計你孩子的假期目標。



怎麼制定假期計劃


家長要做的是點燃孩子成長的動力,不是幫助孩子做具體的事,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因為,我的孩子依賴性比較強,習慣由我們安排活動和計劃。今年,我決定變一變。


首先,跟她討論這個假期的成長目標,上面已經提到了。再就是根據這些目標,設計我們想做哪些事情,用頭腦風暴的形式,把想做的事都用筆寫下來。


目前,我考慮需要她完成以下事情:


1.制定自己假期的作息制度(今年下半年以來,週末我們都按照作息制度執行的,有一定基礎習慣。)包括幾點起床,幾點寫作業,幾點就餐,幾點看新聞,幾點找朋友玩等等。

2.參與家務事,包括做飯,洗衣服,拖地等。

3.把作業分配到具體時間表裡,並按照時間完成。

4.選出4本書,我跟她一起共讀。

5.學習安排在上午和晚上,下午是玩和體育鍛煉時間。

6.體育鍛煉以長距離快走或者去外郊遊為主。

7.確定2次周邊遊玩的機會。

8.開展課堂講故事(或者安全討論)的活動。

9.寫作訓練比賽,跟爸爸一起練習寫故事或者文章。


等她回來,再按照她的意見選定具體的活動。



把計劃落實到每週甚至每天


計劃越明確越具體,執行起來就越可靠。如何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評估,這也是一種自我覺察力。週末的時候,孩子經常會錯誤的估計她寫作業需要的時間,很容易出現計劃上午寫完的作業,到晚上才寫完。所以,我也想借此機會,鍛鍊鍛鍊她的計劃能力。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具體來講,就是每天的時間按照小時計劃,把每項活動所需要的時間也要大致列出來,這樣就知道,每項活動共需要多少時間,怎麼樣拆分成幾個部分,分配到計劃表裡。


另外,因為是孩子自己設計的計劃,她具有主動的執行意願。家長最好不要幫孩子,最多是引導他如何完成。


最後,把制定好的計劃打印或者畫出來,張貼在家裡明顯的位置上,以便於隨時隨刻的提醒孩子和家長,什麼時間幹什麼。



計劃怎麼執行


計劃再完美,執行不了,也是白扯。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有計劃不執行,往往是因為有阻力,我們把這個阻力找出來,降到最小,計劃執行的可行性就會變的越高。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事情會誘惑孩子,比如有朋友想找她玩,有好看的電視想看,寫作業煩躁了堅持不了,看看,現實與理想總是差得這麼遠。還有一些事情,是我們計劃之外的,現在無法預測的,這些都會成為執行計劃的阻力。


總體來說,阻力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外界的誘惑,二是內部的情緒,三是環境變化的影響


針對外界誘惑,跟孩子約定好對策,比如有朋友聯繫她,想一起玩,讓她把時間安排在下午,同樣的,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間也只能安排在下午。另外,針對手機還需要制定專門的使用規則,因為這裡的誘惑更大。


針對孩子的情緒,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些解決方法,下面這張圖是我跟孩子以前約定的方式,現在還一直在用,還是很有用的。


針對環境變化會佔有時間的問題,比如回老家路上會佔用時間,出去郊遊佔用時間,過年瘋玩時間等等,這些是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在計劃時間時,可以考慮計劃好富餘量,寧可多計劃一點時間,以確保每個活動都有時間完成。


最關鍵的是家長,我們一定起到教練的作用,要對孩子計劃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一定多表揚。表揚不能太做作,不能總是說:"寶貝,你真棒!你太厲害了!"之類的。


表揚的基本方法:一是要陳述事實,二是表揚。比如"寶貝,你今天上午一次手機都沒看,作業完成的又快又好,你感覺自己是不是非常棒?這就是成長!"


孩子聽了,一定心裡會很美,而且第二天,也會繼續做的更好。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完成當天的任務,家長也不用生氣,更不能縱容,只需要讓孩子承擔應該承擔的後果。這需要跟孩子提前制定好規則,家長不能臨時用權威去限制孩子。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


有家長可能會說,你開始說那些問題怎麼辦?其實,如果我們能把這上面幾個步驟做好了,開始談的那些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所有的焦慮都不是孩子引起的,都是家長想出來的!


預祝:每個孩子收穫一個愉快的假期,每個家長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史上最長、真人出演的家庭情景連續劇即將開始:《熊孩子放假了》

作者:軍號先生,專注教育和個人成長,堅持用底層思維解決現象問題,發現教育背後的方法論,如果你是一名家長,歡迎你跟我一起見證科學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