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在拉薩八廓街上有一座黃房子,傳說是當年倉央嘉措與情人瑪吉阿米約會的地方,現在是一家比較有名的藏餐吧。

酒吧的服務人員甚至會跟你講倉央嘉措在這裡密會情人的故事,有的服務員還會說,“瑪吉阿米”就是倉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但事實上,大家關於倉央嘉措的美好想象

很可能只是被後人加工過的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下

這位瑪吉阿米到底是何許人也?

她與倉央嘉措究竟有何關係?

“瑪吉阿米”的確是倉央嘉措所作六十[六]首情歌的第一首中提到的女子形象。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這首詩歌最早在於道泉先生筆下是這樣翻譯的:

從東邊的山尖上,白亮的月兒出來了。

“未生娘”底臉兒,在心中已漸漸地顯現。

隨後,劉家駒先生將它譯作:

東山上,現出了皎潔的月光;

這時慈母容顏,不禁地縈繞著儂的心腸。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王沂暖先生將它翻譯為:

從那東方山頂,升起皎潔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時時浮現我心上。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我們從這些譯文中也看到了人們對“瑪吉阿米”的不同翻譯,這也難怪人們對倉央嘉措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所以在聖僧和情痴之間,為倉央嘉措證明,都要從“瑪吉阿米”的真正含義說起。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說法一:

為避免政治紛爭的“欲蓋彌彰”

“瑪吉阿米”的字面意思就是于道泉先生所翻譯的“未生娘”,或者更直白地說是“無生阿媽”,可我們怎麼來解釋這個既“未生”,卻又成了“娘”的“瑪吉阿米”呢?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這一罕見的表達方式,難倒了一干喜歡較真的語文學家們,有人給出瞭如下解釋:

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倉央嘉措是由“攝政王”桑結嘉措選定又秘而不宣的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十五歲才到拉薩“坐床”被正式認定。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在這段時間,藏王桑傑嘉措對倉央嘉措的照顧無微不至,視如親生對待。其時桑結嘉措和掌西藏實權的蒙古拉藏汗不和,倉央嘉措也就深陷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在他二十三歲那年,拉藏汗誅殺了桑結嘉措,失去親人的痛苦,讓倉央嘉措泣不成聲。

當時政治明爭暗鬥,倉央嘉措以詩抒懷,意象朦朧,意在混淆他人的理解,以免引來不必要的政治紛爭。但對同母親般的桑傑嘉措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所以描述出“瑪吉阿米”的形象以及表達出來的感情,其實是倉央嘉措對桑結嘉措的一種思念。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說法二:

表達自己對宗教解讀

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法,學佛的根本目的在於“普度眾生”,即把所有生命看作沒有區別的、值得同情和拯救的對象。一切眾生如父母,這是一個基本的佛學理念。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學者賈拉森先生認為,詩中被翻譯為“未生娘”的瑪吉阿米,是不能理解為少女、姑娘和佳人的,他的翻譯在後面又用了“臉”的敬語“面容”,在他看來,這裡指的是菩薩的面容,因而這首詩也就不是思念戀人的情歌,而是觀想本尊的道歌。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事實上,在藏語裡倉央嘉措的詩作,從來就不稱作“情歌”,而是“道歌”(古魯),因為原文的題目也是“倉央嘉措古魯’而並非“倉央嘉措雜魯”。“雜魯”是有規範的,“雜”是名副其實的“情”。而“古魯”的含義 是“道歌”,含勸誡意義的宗教道歌。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歷來的高僧大德們往往以自己個性化的語言和獨有的風格來表達修得的佛法。例如米拉日巴的《道歌》抒發的就是自己的宗教情感:

初享田園似甚樂,隨即身心受煎熬,耕犁挖掘 極辛苦,下種常不結果實。

薄田饑荒之村鎮,一似幽魂無依處,終乃棄之 奔他鄉,積罪家宅折磨心。

對比倉央嘉措的詩歌,從行文風格上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深受其傳統文化影響,以詩歌的形式表達他所修得的佛法並在形式上有所創新,這是符合歷史符合邏輯的事實。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所以“瑪吉阿米”正是倉央嘉措對宗教的解讀,只不過是用了更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形象而已。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世人僅僅根據倉央嘉措的幾首看似描寫愛情的詩歌,不問緣由,任意想象甚至添油加醋,試圖將這位真情真性、修為深厚的得道高僧,臉譜化為一代“情僧。”

甚至將“瑪吉阿米”做成了品牌、餐吧等的名稱,現在已然變成一種文化符號,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讀懂他呢?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