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插嘴娃”讓你很頭疼?這3個方法比打罵好太多

孩子愛插話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作為父母,其實沒有必要譴責孩子,只要我們及時糾正、正確引導,就能幫助他逐步改掉愛插話這個不好的習慣。

家裡有個“插嘴娃”讓你很頭疼?這3個方法比打罵好太多

父母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路遇熟人,剛和人家聊了幾句,孩子就不停地插嘴要幹這要幹那;朋友來訪,只要看到父母在跟別人在聊天,孩子就會像小蜜蜂一樣“嗡嗡嗡,嗡嗡嗡”喋喋不休地插嘴;就連打個電話,孩子在都會在一旁打擾“媽媽,我要出去玩,不要再打電話了……”搞得自己心亂如麻不說,在外人面前也是尷尬極了。

孩子愛插嘴對大人來說,是一種干擾,但不能一味壓抑和責罵孩子。那麼,到底怎麼解決孩子愛插嘴問題呢?家長們快來看看這些小妙招!

家裡有個“插嘴娃”讓你很頭疼?這3個方法比打罵好太多

父母要做好榜樣

身教永遠大於言傳,如果家長習慣隨意打斷別人說話,那麼跟孩子教導一萬句“插話是不禮貌的壞習慣”都是沒用的。

家裡有個“插嘴娃”讓你很頭疼?這3個方法比打罵好太多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更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對象,當孩子看到大人在與他人談話的過程中總是打斷別人的發言,久而久之,孩子會有樣學樣,也會養成這種不好的習慣。

父母在平常與孩子談話的過程中,也要遵循禮貌的原則,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語,要平等的對待孩子。如果大人之間要進行談話,也要提前告訴孩子,讓孩子不要打斷大人間的談話。

引導孩子學會傾聽

我們要告訴孩子,只有當別人的話說完時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做是對別人最基本的尊重,而且也可以從別人的談話中瞭解到更多的情況、學到更多的知識。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讓孩子學會傾聽呢?

家裡有個“插嘴娃”讓你很頭疼?這3個方法比打罵好太多

首先,要多激勵孩子,引發他們傾聽的興趣。比如,當孩子認真傾聽別人說話時,我們就應及時給予表揚:“別人說的話,你都聽懂了,真了不起!”讓孩子品嚐到傾聽的喜悅,他們就會漸漸地重視傾聽了。

其次,我們在與孩子進行交流時,可以在說話前對孩子提出要求,讓他們注意聽,隔一會兒就向孩子提一個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夠控制住自己,也就懂得了當別人說話時應仔細聽。

與孩子約定好說話“按鈕”

有的時候,孩子出現插話的行為,主要是孩子不知道這樣會打斷大人的談話,不懂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不過是太興奮,太想要表達自己才會出現這類狀況。

家裡有個“插嘴娃”讓你很頭疼?這3個方法比打罵好太多

那家長們可以這麼做,跟孩子事先約定好一個“說話按鈕”,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個動作,比方說“舉手”,當孩子想要發言的時候,就示意家長,這樣家長也就明確地知道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慾望,從而給孩子這個機會。

這樣的做法,不僅是對孩子的尊重,還能讓孩子學會等待,並有時間組織自己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