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一线」泪奔!父亲下葬,他在10公里外的隔离点值守……

2月10日早晨7点,接到父亲去世的电话,霍传道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没有人知道此时他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大悲无声!

中午12点半,轮到他上岗了。他穿好防护服,来到二楼的隔离区,继续每天的消毒、打扫卫生、为被隔离观察人员检查身体……这些人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他的父亲正在距离隔离点10公里左右的老家——河间市时村乡北双塔村下葬……

「河间一线」泪奔!父亲下葬,他在10公里外的隔离点值守……


他第一个写下请战书:若有战,召必回!

51岁的霍传道是河间市妇幼保健院药房主任,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刚接到疫情命令时,他第一个写下请战书上交院领导。

“若有战,召必回!响应国家号召,我们义不容辞!”有着12年军龄和27年党龄的霍传道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很快,他和妇幼保健院的31名同事组建两队隔离观察工作小组,配合河间市统一行动。随着疫情发展,他们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从1月30日进驻隔离点以来,一线的医护人员再也没回过家。

「河间一线」泪奔!父亲下葬,他在10公里外的隔离点值守……


单位里,谁也不知道,从霍传道上交请战书的时候,83岁的老父亲就已经虚弱到卧床不起。所有的担心和惦念,所有的困难和悲痛,他都自己默默承受着。

“直到10号早晨,院长在工作群里发出老人去世的消息,我们才知道。很多同事当时就忍不住哭了,他却把自己关在宿舍里,等到中午继续坚持上岗工作。”隔离点负责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徐金昌说起霍传道,忍不住双手抱头,哽咽失声。

「河间一线」泪奔!父亲下葬,他在10公里外的隔离点值守……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就是命令!”屏幕对面,霍传道仰着头,把眼泪逼回去,“得先顾隔离点这些人啊!我没事儿,一忙起来就忘了难受。”

战友们知道他的情况后,要去村里送老人最后一程,他拒绝了战友的好意和礼金,劝告战友们非常时期必须遵守政府的规定,以免引起疫情传播。

一群铁血汉子,纷纷落泪。有战友在朋友圈里宣传霍传道的事迹和大爱精神,代表河间籍三百名战友向他敬礼。他一一叮嘱删除,“兄弟,删了吧!别做宣传了,眼不见心静,看见就难受!”


「河间一线」泪奔!父亲下葬,他在10公里外的隔离点值守……


“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父亲今年83岁,原本身体很好。母亲已经去世7年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就轮流伺候父亲。这段时间,父亲身体突然虚弱下来,我在隔离点出不去,只好每天在视频里看看他。从来没想过,他会走得这么突然……”霍传道无语凝噎。

10日中午12点半,他换好防护服上岗。10公里外的老家,父亲正在几个亲人乡邻的操持下准备下葬。

徐金昌怕他情绪崩溃,劝他换班被拒绝。

“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河间一线」泪奔!父亲下葬,他在10公里外的隔离点值守……


​是啊,隔离点的工作不仅危险,还有忙碌劳累。不管白天黑夜,穿上防护服就要坚持8个小时不下岗,这期间几乎不吃不喝不排便,没空坐着没空躺着,不停地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各种服务。

“防护服紧缺,脱下来就报废了,为了不排便,只能不喝水,少吃东西。连续工作8小时,下来累得都不想动了。”谈起工作,霍传道的悲伤渐渐散去。

“直面一线各种危险,你害怕吗?”我问霍传道。

“从来没怕过!咱虽然没上过真正的战场,但是也在部队经过十多年的锤炼,这条命早就交给国家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

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事情真的落到自己身上,才知道这抉择有多难,这伤痛有多深。

没有千里之外,却是咫尺天涯。

霍传道的事情传到老家,有人赞扬,也有人不理解。“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拉扯儿女长大成才,临到去世也不能见最后一面,送最后一程,养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

霍传道的大姐打来电话:“我们理解你,安心工作吧,别惦记家里。”

副院长徐金昌说:“霍主任是一名党性非常强的老党员,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我们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有或大或小的困难,但是和霍主任比起来,我们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但是不管多苦多累多难,我们都有信心战胜病毒,守护平安!盼着这场疫情早点结束吧。”

「河间一线」泪奔!父亲下葬,他在10公里外的隔离点值守……


霍传道为人低调、实在,还未脱离悲伤的他原本不想接受采访,徐金昌劝说:“你是抗疫一线千万个职工的代表,是正能量,宣传你是为了激发更多工作人员的斗志和热情,就算组织交给你的任务吧!”

在霍传道心里,“保证完成任务!”永远是一名退役军人、老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