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戰役中,為什麼有些日軍躲在地洞裡不敢正面硬抗美軍

發生沖繩戰役已經是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此時已經敗象盡露。瓜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的轉折點,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從優勢走向劣勢。沖繩島被稱為是日本的國門,在日軍的戰略防禦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美軍對沖繩島登陸戰就是“破門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日本軍隊傷亡慘重,其中有兩萬人被活活的封在洞穴中,躲在地洞裡不敢正面和美軍抗衡,有數千人投降成為美軍的戰俘。

沖繩戰役中,為什麼有些日軍躲在地洞裡不敢正面硬抗美軍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特別是在沖繩島戰爭期間,很多日本人認為繼續抵抗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即便是勝利也挽回不了戰爭的悲劇。有些悲觀的人認為沖繩島已經是最後一道防線了,一旦被攻破日本離覆滅不遠了,繼續抵抗下去意義不大,無非就是垂死掙扎而已。一旦出現這種思想,士兵們的士氣低落,戰鬥力嚴重下降,毫無抵抗的意志。

沖繩戰役中,為什麼有些日軍躲在地洞裡不敢正面硬抗美軍


而且沖繩島是在十九世紀中期,才被日本政府強行奪取的。當地居民本來就對日本政府的認同感不強,而且日本政府遠離沖繩這種偏遠地區,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不強。特別是在危難關頭被迫應徵入伍,沒有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沒有接受不投降主義的教條,在面對強大的美軍自然而然選擇了逃避。

1、空軍方面

沖繩島戰役之前,美國為了更加徹底的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特別是飛機制造能力,集中全力對日本本土以及臺灣的空軍基地和飛機制造廠進行了毀滅性打擊,其中的李梅火攻直接將東京、大阪燒成灰燼,日本的工業能力削減了70%,而飛機制造業更是劇減80%。在沖繩島戰役中,日本人總共發動了十次菊水航空特攻作戰,但是大部分都只能使用改裝的自殺飛機,雖然給美國海軍造成了不小損失,但是對於掩護地面作戰幾乎毫無意義。由於失去了空中掩護,鬼子們只能任由美國人的飛機不斷地進行地毯式轟炸,轟炸,再轟炸,自己只能躲在地堡內默默地發抖。

沖繩戰役中,為什麼有些日軍躲在地洞裡不敢正面硬抗美軍


沖繩戰役中,為什麼有些日軍躲在地洞裡不敢正面硬抗美軍


(美軍對日本工業基地的空襲)

2、海軍方面

1945年4月5日,為了掩護菊水特攻空中作戰,日本以網上吹的神乎其神的“大和”號戰列艦為旗艦,率領八艘驅逐艦摸進沖繩以西海域,企圖一舉殲滅美軍主力,由於只攜帶了單程數量的燃油,他們得到的命令是彈藥燃油耗盡,隨即登陸加入守島陸軍部隊,這注定是一條看似悲壯不歸路。然而美國人並沒有給他們太多表現的機會,在這隻艦隊出海經過豐後水道時就已經被美國人的“線鰭魚”和“棘魚”號潛艇發現,美國人佈下了口袋陣等待它們上鉤,最後大和號連同其他三艘軍艦被美軍埋伏的航母艦載機以狂風暴雨般的攻擊擊沉,其餘四艘也是拖著半死不死的身體倉惶逃回了佐世保基地。至此日本海軍對沖繩島的支援也宣告失敗,美國軍艦就此可以在沖繩島使用艦炮隨意抵近射擊,在登陸戰開始之前,美軍艦炮對沖繩島足足轟炸了五天之久,日本人根本不敢露頭。

沖繩戰役中,為什麼有些日軍躲在地洞裡不敢正面硬抗美軍


打開支付堡首頁搜“510792152”領紅包,領到大紅包9 9的小夥伴趕緊使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