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高科技與不明飛行器墜毀,3年後火箭漩渦引擎問世

在二戰期間,德國擁有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武器,如噴氣式飛機、精準轟炸機、導彈。他們研發了兩種驚人的武器,一個是V1,第一個巡航導彈,一個是V2,第一個彈道導彈,德國的火箭項目比它的任何盟國都要先進好多年。在戰爭快要結束時他們正在研發A10。即使對於他們的敵國來說,德國的科學家們讓他們都嫉妒,但是他們這些不可思議的成就,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希特勒總是說他能夠接觸到世界最頂尖的技術, 1936年在德國的黑森林發生了一件奇怪的墜機事件,在弗賴堡附近的居民,被一聲類似大型飛形物墜毀的巨大聲響驚醒,當調查員們去調查墜毀事件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碟形物體。

納粹的高科技與不明飛行器墜毀,3年後火箭漩渦引擎問世

在墜毀事件發生後的幾個小時內,希特勒的部隊便佔領了墜落的飛行器,並把它帶到了他們位於維威爾斯堡的高級秘密總部,納粹科學家便開始了一項任務,那便是對從這架墜毀的飛行器上,將所發現的技術實施逆向工程。

在納粹的檔案中,存在一份報告說有科學家聲稱看到過對這架飛行器還有它的推進系統所作的分析報告,對於飛船逆向工程的挑戰在於,飛行器所使用的能量來源的本質,還有飛行器工作的方式,我們幾乎都依賴於硅片電子技術,如果這架飛船不是這樣工作的話,那就會非常非常難了,但如果它與我們所用的技術類似,那就可能會很簡單了。

德國科學家就是在所謂的發現外星飛船之後,開始對反重力技術進行試驗的,他們談論了一些通過使用流體運動來產生推動力的方法。觀察鱒魚是如何在激流中保持靜止的,然後就在想,這條魚是怎麼在河中保持不動的?他想到了大自然運轉的方式,這並不是動物在動,而是空氣或水使動物動起來的,一條魚並沒有游泳,它是被游泳,一隻鳥不是飛翔,是被飛翔。

納粹的高科技與不明飛行器墜毀,3年後火箭漩渦引擎問世

那麼為什麼不能將這些運用到機器身上呢?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推動空氣,這樣一來車是被推動,而不是自己驅動的,隨後研製了一種漩渦引擎,就像是能被液體如水和汞驅動的漩渦引擎,和陀螺儀一樣,這就是一種推進系統,可以垂直的安裝在潛水艇或者飛行器上。

在古印度的文字材料中,一些文章寫道古代的人使用某種流動磁力使得他們可以克服重力,根據在印度發現的一些早期梵語文章,一個叫做維摩那的飛行器,早在幾千年前使用了一個類似的推進系統。那麼很有可能德國的科學家們,並沒有把薄伽梵歌看成是神話傳說,而是看成一個歷史以及科學事實的來源。

德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好東方文化的學者,他們翻譯古代的典籍,從梵語翻譯為德語,德國人研究了這些古印度的史詩,他們對維摩那這個概念十分的熟悉,所以通過將漩渦技術和黑森林墜落的飛碟技術相結合,他們就研製出了飛碟的設計圖。

納粹的高科技與不明飛行器墜毀,3年後火箭漩渦引擎問世

1939年,也就是弗賴堡墜機事件的三年之後,德國科學家研發出了他們自己的碟形飛行器,早期的雛形直徑有25米,要由八人控制,是一個經典的飛碟設計,上部有一個圓屋頂和窗戶,然後底部有一個大凸圓,它其實是種封閉式的球形閃電,這兩個球形可以製造正負電子,正電子能夠轉移到球形的頂部,然後使之漂浮起來。一直到戰爭的末期他們仍在開發這些技術。

據聞,戰後有人在美國見到火箭專家馮·布勞恩,並問他,你們為什麼能如此快速的研發這些技術?他低頭看了看幾行UFO文件說:我們全靠他們的幫助,我們都是從他們那得到的幫助,我感覺那時就像睜開雙眼看見光明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