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Google搜索也能搜出假貨,還不少,也沒人管

對許多品牌來說,在 Google 上搜索他們的公司名稱,經常會搜出來那些虛假網站和虛假電商找到虛假產品。儘管 Google 正試圖擴大其廣告領域,為更多的商業活動提供便利,但必須要正視的是在搜索引擎搜出假貨問題正日益成為各大品牌面臨的一個問題。

2017 年,運動服裝品牌 Fanatics 前增長副總裁兼 SEO Dennis Goedegebuure 注意到,在以「運動衫」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的時候竟然出現了大量假冒產品。

他寫道:「如果 Google 能夠採取積極行動,防範假冒網站汙染搜索引擎結果頁面 (SERP) 和欺騙客戶的危險,那就更好了。」「將這些假冒賣家排除在搜索結果之外最符合用戶的利益,所以為什麼不將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 (NFL) 授權球衣的官方賣家列入白名單,並給予這些網站最高排名呢?」

即便是在今天,相同的 web 搜索返回的結果依舊沒有什麼改變。

原來,Google搜索也能搜出假貨,還不少,也沒人管
原來,Google搜索也能搜出假貨,還不少,也沒人管

在過去的一年裡,英國服裝公司「極度乾燥」(Superdry) 已經從各種在線渠道下架了價值超過 1.6 億英鎊 (2.07 億美元) 的假冒產品。

「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Superdry 的法律主管詹姆斯·斯威廷 (James Sweeting) 說。「使用 Google 尤其麻煩,因為許多人使用它來發現信息,但可能不會像對待一個獨立的電商平臺那樣懷疑它的問題。消費者可能會被誤導,」斯威廷說。「這對品牌的影響是巨大的——無論是品牌的聲譽還是銷量的損失。」

Google 被認為是一箇中立的搜索引擎,它認為自己是開放網絡的索引。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加大對商業領域的進軍,並越來越多地要求各品牌加大對其平臺的投資;但搜出這些假冒產品相關的系統性問題很容易損害信任。儘管 Google 的策略似乎是,商家除非尋求法律手段,否則拒絕打擊搜索中的假冒內容,但如果它繼續試圖控制更多的上網體驗,這個問題可能會對其品牌認知產生重大影響。

一份來自品牌保護軟件提供商 Incopro 的新報告強調了假冒產品在 Google 搜索結果中是如何猖獗。該公司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它對品牌商品進行了一系列在線搜索,並對搜索結果是否含有兜售假貨的頁面相關進行了分類。

它使用了 6 個品牌產品作為案例——例如:藥品方面,Incopro 搜索了藥物桿菌素;對於兒童產品,它搜索特定的嬰兒牙膠。報告稱,總體而言,Incopro 發現的多達 60% 的結果來自「提供假冒或侵犯品牌所有者權利的消費品的網站和其他地點」。

假貨並不是一個新問題——為這些不法分子提供保護也是如此。但其他數字平臺,如亞馬遜和 Facebook,歷來都採取措施應對這一問題。例如,亞馬遜已多次承諾打擊假冒商品。然而,這個問題仍然存在;分析公司 Ghost Data 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Instagram 上充斥著假冒奢侈品,貿易組織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 (American Apparel and Footwear Association, AAFA) 本月早些時候也指責亞馬遜出售假冒商品。

當被問及對 Incopro 報告的評論時,Google 的一位發言人發表了以下聲明:「該報告中描述的方法忽略了大多數人使用搜索的方式,因此產生了非常誤導的結果。搜索是 web 的索引,Google 搜索結果中的站點是由這些站點的網站管理員控制的,而不是由 Google 控制的。」

搜索引擎上的搜出假貨肯定會帶來麻煩。雖然該公司確實打擊了其購物平臺上出售的個別假冒商品,但品牌依舊要依靠搜索來推動銷售和提高知名度。正如《現代零售》雜誌去年 8 月報道的那樣,這家科技巨頭一直在努力讓人們在自己的網站上進行搜索。例如,人們可以在 Google 自己的生態中進行交易,Google 通常會在搜索結果的頂部聚合商品信息。僅這一次更新就促使各大品牌全面反思其 Google 戰略。

Tombras Group 整合搜索高級副總裁 Ryan Edwards 本月早些時候對 Modern Retail 表示:「Google 知道 (購物) 存在重大機遇。」

「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電子商務營銷機構的高級 SEO 策略師 Tory Lynne Gray 說。處理搜索出來的假貨的品牌如果不能直接訪問 Google,往往會陷入困境。他們要做的是發動自己的攻勢,既提升品牌形象,又確保消費者意識到假貨問題。當 Google 拒絕刪除一個假結果時,她說,「沒有太多選擇。」

對一些人來說,訴訟的責任可能是聯繫罪犯者本人。正如 Incopro 首席執行官西蒙·巴格斯所說,聯繫出售假冒商品的平臺是一個「稍微沒有意義的過程」。「如果一個人攻擊某個網站,」這個網站的主人要麼不會關閉它,要麼會換一個新的網站。「因此,品牌保護其知識產權的最佳方式是要求 Google 刪除這些網站的索引。

Google 目前認為這個問題與美國的法律障礙有關。例如,由於《數字千年版權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將某些版權侵權行為定為刑事犯罪,Google 將對此類投訴作出回應。其他國家有法律禁止 Google 的一些搜索結果被編入索引,但該公司尚未採取行動。巴格斯說:「僅僅根據美國法律的要求來考慮 (這個問題) 是一種誤解。」「Google 是全球性的服務。」

根據 Sweeting 的說法,Google 有時會回覆他的詢問,但只是一次性回覆。然而,最大的問題是 Google 永遠不會完全去索引一個假冒站點,而只是降低它的排名。不僅如此,Sweeting 說,而且「Google 僅僅只會對這些事情做出反應。」

隨著 Google 平臺繼續擴大其購物能力,並試圖吸引更多的品牌到該平臺營銷,它可能被迫以更激烈的方式打擊假冒問題。「問題的嚴重性已經增加了,」Sweeting 說,用於幫助打擊網上假貨的技術也在改進。

「這只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問題,」他繼續說,「我們必須適應它。」

譯後記:關於搜索引擎搜出假貨的問題在國內已經不是新聞,尤其是百度的醫療搜索已經一度變成了社會問題,最終導致了慘絕人寰的「魏則西事件」。但可惜的是,搜索引擎導致的社會問題並沒有因為「魏則西事件」而停止,我們依舊會聽到在搜索結果中出現山寨網站出現在最顯著的位置上,而正版網站卻不知道要翻幾頁才能找到的令人不快的新聞。

以往我們只是關注於國內搜索引擎搜出假貨的事件,那麼在國外是不是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很少有媒體報道過,《現代零售》雜誌近期的這個報道也告訴我們 Google 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實際上,Google 在多年前也被爆出因為包庇假藥廠商而被重罰 5 億美元的事件,Google 的廣告部門為了利潤,主動幫助賣假藥者規避其公司的合規審查,使得大量假藥、走私處方藥、非法藥物(如類固醇)廣告網頁長時間充斥其搜索結果。這個事件的過程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最終 Google 與政府和解,被重罰 5 億美元。

但該案判決後並沒有公之於眾,有報道稱實際上 Google 的高層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幷包庇了這一行為。不過之後 Google 嚴厲打擊了醫療廣告,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不過和 Google 賣假藥被重罰事件不一樣的是,魏則西事件的處罰結果我們可以再回顧一下:

5月9日,國家網信辦聯合調查組公佈了該事件的調查結果,調查組認為百度搜索相關關鍵詞競價排名結果,對魏則西選擇就醫產生了影響,其機制存在付費競價權重過高、商業推廣標識不清等問題。調查組還要求百度公司整改,包括全面清理整頓醫療類等的商業推廣服務(違規信息一經發現立即下線);在2016年5月31日前,要求改以信譽度作為競價排名標準,不能以給錢多少作為排位標準,並要求創建完善先行賠付等網民權益保障機制。

嗯,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