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在戲曲表演中,技巧不僅關係到藝術家對藝術形象進行塑造的方法和途徑,也決定著藝術造詣的高低。藝術技巧中的“技”,就是戲曲演員在實際表演中所應有的技法和技能。“巧”強調的是對作品的處理和體現。“絕活”是戲曲表演中最吸引觀眾的一個看點。絕活是為人物的思考、情緒、環境、思維來服務的。虛擬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縱橫之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無畫處皆成妙境”;寫意的舞臺簡約空靈,無花木卻見春色,無波濤可觀江河;唱唸做打中“匯千古忠孝節義、成一時離合悲歡”,處處體現著戲曲自身詩的藝術表現和詩的抒情美。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蹺功和椅子功

《掛畫》是摺子戲《梵王宮》中的一折,20世紀30年代蒲劇表演藝術家王存才踩蹺表演這一劇目,轟動一時,他在《掛畫》中應用“蹺功”和“椅子功”,把一個喜不勝喜,待要出閣的耶律含嫣,從內心到外形,刻畫得淋漓盡致。佈置新房時,站在凳子上,腰一扭,膀一搖。種種表演,般般絕技,都是在表現掛畫時的喜悅心情。觀眾喜歡王存才的《掛畫》,給他編了“寧看存才《掛畫》,不坐民國天下”、“誤了秋收大夏,不誤存才《掛畫》”來讚美他的順口溜。

一出《掛畫》演紅了幾代蒲劇演員,也成了蒲劇的招牌劇目,各省戲曲舞臺也常有演出,豫劇大師陳素真的“甩大辮”演繹的也是《梵王宮》中的一段,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變臉

人們一提到“變臉”,就會想到川劇。其實,“變臉”這一特技在歷史較長的地方戲中都有,只是各有各的方法。豫劇有大變臉和小變臉之分。大變臉多用於神怪,在瞬間換上銅眼、獠牙和假面。小變臉通過吹粉、抹臉、扯臉等方式,眨眼之間改變臉的顏色,或紅,或紫,或黑,或白,有的老藝人在《火燒紀信》中能夠變臉九次。川劇的變臉有四種形式,吹灰變臉與抹色變臉和其他劇種差不多,不同的是扯容變臉和運氣變臉。川劇的“變髯口”比起變臉更為奇特,可變長、變短、變顏色。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帽翅功

帽翅功俗稱閃帽翅,也就是古代官員戴的紗帽上的裝飾。最早是由蒲劇五大名家之首的閆逢春先生創造的。這功夫不僅僅是搖頭晃腦那麼簡單。演員只有腦袋動,完全靠巧勁來掌握“小翅膀”飛翔的去向,全身其餘的部位是不能動的,帽翅在飛舞的剎那間,讓人目接不暇。如果說芭蕾舞是足尖上的唯美藝術,那麼帽翅功就是頭頂上的芭蕾舞,在搖曳中呈現出整個戲曲人物的人生。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甩髮

甩髮,又稱水發,用人發製作,是戲曲中扮演古裝角色所用的一種假髮。用於男性,即在頭頂扎束一綹長髮,也稱“梢子”;用於女性,則一般象徵性地從“大頭”右邊分出一綹長髮,也稱“發綹”。

根據髮梢形態,甩髮又可分為“通梢”和“倒栽”兩種。髮梢呈尖錐狀的為“通梢”,髮梢齊平的則為“倒栽”。甩髮往往在表現角色丟盔落帽或披頭散髮時,才會顯露出來。一般長度以垂至腰間為宜,丑角和窮生略短。

甩髮功是戲曲表演的基本功之一,習稱“耍甩髮”,是戲曲演員在舞臺上通過舞動甩髮來表現人物激動心情的一種舞臺表演技巧。一般包括甩、揚、帶、閃、盤、旋、衝等多種甩法,方向又有左、右、前、後和繞圓圈的不同,多用來表現驚慌失措﹑激憤不已﹑悲痛欲絕、倉皇逃命及垂死掙扎等激烈異常的極端情緒或情境。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戲曲絕活,舞臺上的一抹亮色

翎子 又稱“雉翎”,傳統戲曲盔頭飾品。長約五六尺,由數根雄性雉雞尾毛相接製成。在戲曲舞臺上,據記載最早出現在崑劇中,後在各地方劇種得到廣泛運用,生、旦、淨、醜各行腳色都有運用,唯小生用得最多,故有雉尾生(翎子生)一行。翎子的主要作用在於加強表演的舞蹈性,更好地表達劇中人物的情感,當然同時也可增加裝飾的美觀。翎子功是晉劇的特技。翎子的表演有“擺”、“甩”、“繞”、“單挑”、“雙挑”、“單掏”、“雙掏”、“抖”、“站立”,等幾種。一出《小宴》,不同的劇種、不同的演員雖然流派不同,但歸根到底還是以唱為主。可是有了“絕活”,用於表現劇中人驚喜、憤恨、得意、輕佻等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徵,通過頭的擺動和身段的變化,使翎子構成各種姿勢及形態的高難度技巧。

“絕活”在戲曲中的出現、運用,就使觀眾得到了視覺上的審美效果。

戲曲畢竟不是生活,但正如於丹所說,她愛崑曲這種生活方式。在一出出戲目中,一段琴音就能挑起一縷情絲,佳節觀燈也能觀出那麼多樂事。戲曲本身就是一種品位,一種享受,很難得,盪滌了千年的時光,依然還有這樣的藝術能讓我們細細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