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首次嘗試5G種桃 安寧白鳳桃將有“檔案”掃碼可知真假


蘭州首次嘗試5G種桃 安寧白鳳桃將有“檔案”掃碼可知真假

陽春三月,蘭州仁壽山上的桃林染上了淡淡的緋紅,採光好的桃樹花苞掛滿枝頭,桃花偷偷綻開。春季如期而至,桃花似乎比往年開得早。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安寧區將首次嘗試5G技術種植樹,利用高科技手段種桃、售桃,這種大膽的想法,在蘭州也是初次嘗試。

5G護航:安寧白鳳桃種植更科學

安寧區桃樹種植歷史悠久,是全國四大蜜桃之一“白鳳桃”的原產地,素有“十里桃鄉”之稱。早在明清時期,每年四至五月份,全域桃花盛開,百姓傾城出動,步行或馬車來安寧觀賞桃花,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風俗。“如今,安寧區白鳳桃遠近聞名、供不應求。為了保護安寧桃品牌,弘揚桃文化,我們從培育桃品種處發力,讓高科技注入桃種植,促進特色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著力打造促進安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3月17日,安寧區有關負責人介紹。

安寧區仁壽山桃花源裡有38畝桃林,才過3月中旬,這裡的桃花已經悄悄綻放。自年前開始,安寧區仁壽山文化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和甘肅碧豐農業開發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依託管委會提供的38畝桃林,嘗試5G種植白鳳桃。項目負責人盧建宙告訴記者,5G種植是以白鳳桃的培育、種植、加工、銷售等為一體,旨在通過採用農業大數據平臺、農業智能環境監測平臺、5G互聯、5G應用等新技術新應用,實現“互聯網+農業+智能化”運營模式,使農業生產數字化、標準化、網絡化,實現系統運行實景化和自動化、數據採集自動化、灌溉水肥一體化,打造農業物聯網理論研究、系統集成、發展模式及推進路徑的試點工程,提高農業物聯網理論及應用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確保農民穩定增收,增強農業互聯網發展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生態環境效益。

該項目採用“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進行推廣種植。建立標準實驗室,對產品進行深度研究和開發,梳理標準化生產流程,併成立技培中心,統一培訓種植農戶,進行標準化種植,形成地方特色型產業,帶動和促進農戶及本地經濟發展。

APP研發:真假白鳳桃掃碼便知

以桃花源的桃林為例,技術人員準備引用5G數據傳輸技術,全方位覆蓋監控,觀察桃林,建立小的氣象站,檢測仁壽山周邊環境質量和日照時間等,形成數據監測、分析,一方面進行科學種植,另一方面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及可視化平臺,實時查看桃生長情況,建立桃生產過程記錄檔案,包括幼苗期自然條件及處理狀況、初加工記錄、病蟲害發生情況、生產加工、裝箱、存儲、物流運輸、批發、零售等環節各項信息,以確保每個生長環節的科學合理性。換而言之,就是給每一顆白鳳桃建立“檔案”,真假白鳳桃,也可依此數據信息來辨別。

項目負責人盧建宙告訴記者,技術人員正在研究開發白鳳桃APP,預計6月桃樹掛果時可上市。APP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大力拓展白鳳桃銷售市場。同時,建立安寧白鳳桃銷售檔案,記載銷售去向、數量、等級、時間等。同時,製作產品溯源二維碼,消費者可以利用手機直接掃描二維碼,進入溯源界面,即刻顯現水果的品牌故事、防偽查驗、全程溯源、屏幕按鈕鏈接溯源視頻介紹、鏈接輔助購買決策頁面、鏈接企業官方網站。界面全流程介紹水果從種植、加工、質檢、包裝、物流等所有環節詳細信息的真實性,提高信任度。

除此之外,安寧區還將依託甘農大、省農科院等轄區科研院所優勢,科學培植桃品牌,加大對桃農的扶持力度,加強有機白鳳桃基地建設。在現有桃園的基礎上,規劃在北山番坡臺、米地溝、深溝三地,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不改變原有地形、不大規模平山造地、不造成二次揚塵汙染”的前提下,利用原有山勢地形地貌,開挖水平溝,鋪設滴灌管網,進行桃樹種植,大力建設中國白鳳桃示範基地,努力讓安寧白鳳桃叫得更響、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