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宋代以後的“聲用”傳播

宋代皇帝十分重視聲的傳遞路線。宋太宗為了使下情更快地傳遞給他,他於淳化三年(992)五月下詔設立“

登聞院”宋王撰寫的《燕翼貽謀錄》卷二雲:“(登聞院)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名曰鼓司”到宋真宗景德四年五月又詔改鼓司為“登聞鼓院”,來回應上書人的申訴,以便更好的縱向自下而上傳通,選擇鼓聲來作為下情上達的傳媒。宋代民間則是作橫向鐘鼓聲的傳通。報時有早打鐘暮擊鼓之說,故蘇軾《書雙竹湛師房》雲:“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殘。”佛寺一般是敲木魚報時就餐,蘇軾《宿海會寺》即雲:“木魚呼粥亮且清,不聞人聲聞履聲。”

“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宋代以後的“聲用”傳播

蘇軾

買賣也敲鼓,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雲:“焦以竹架子出青傘上…敲鼓應拍,團團轉走,謂之‘打旋羅’,街巷處處有之。”鼓聲成了最引人注意的商業傳媒。驅儺也擊鼓。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六雲:“每逢月貧者裝神鬼,敲鑼擊鼓。”驅儺鬼,鼓聲又傳遞了人們戰勝鬼魅的思想、風俗。明清時代的人認為鼓聲是一種祥和太平的象徵,故有“太平鼓”之說。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雲:“(永樂七年正月十五日)童子捶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清代的北京,過年擊太平鼓,唱太平鼓詞的風俗更盛。

“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宋代以後的“聲用”傳播

《東京夢華錄》

清汪啟淑《水曹清暇錄》雲“內外城皆尚擊太平鼓,蓋以鐵條作腔,湖繭紙,用箸擊之,緩鐵連錢,隨擊隨搖,錚錚有聲,新歲尤甚,在處聞鼕鼕。”徐珂《清稗類鈔》也說:“年鼓者,鐵為圈,木為柄,柄系鐵環,圈冒以皮,擊之鼕鼕然,名太平鼓。”清彭蘊章《松風閣詩鈔》有《幽州土風吟太平鼓》雲:“太平鼓,聲鼕鼕,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索舞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清代鼓聲傳播的吉祥形態,以童子象徵其旺盛的生命。明清時代鼓聲傳播著這種太平的觀念,並非突然,因為它早已存在於我國古代的風習與實際行為當中。

“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宋代以後的“聲用”傳播

《水曹清暇錄》

第一,相傳堯舜之時,百姓擊車轅而歌,歌唱安樂,故漢崔《崔亭伯集·四巡頌表》雲:“唐虞之世,樵夫牧豎,擊轅中韶,感於和也。”又相傳堯時有《擊壤歌》歌頌太平盛世,所謂“壤”,三國魏邯鄲淳《藝經》說:“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四,闊三寸,其形如履。”擊壤,相當於扣板為聲唱太平。可見諸如此類的以敲擊聲傳遞太平觀念,確實歷史悠久,世代相傳,正是這種風俗的傳承作用,指導了明清時代傳的活動的發展。

“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宋代以後的“聲用”傳播

堯舜禹

第二,像清代湘黔苗族以鼓聲賽神,仍是唱歌太平安樂。清嘉慶《湘南通志》引王阮亭詩云:“銅鼓蠻歌爭上,竹林深處拜竹王。”清張澍《續黔書》亦云:“迎神一曲鳴銅鼓。”清蔣信銛《黔軺紀行集》也有“銅鼓聲中賽竹王”,都是用銅鼓聲溝通人與巫師思想,是湘楚唐人銅鼓賽神風俗的傳承。第三,像清代“銅盤磕磕玉有聲,寒食街前始賣冰。”用敲銅盤的聲音來傳遞賣冰的信息之型式,它也正是宋代敲鼓賣館傳的活動之衍化,世代相傳,指導了清代敲鑼賣冰傳的活動原則。

“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宋代以後的“聲用”傳播

銅盤

總之,各時代聲的傳通行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多半有其傳承性中國借物傳聲與以聲傳意階段已延續了三四千年漫長歲月它的傳播形態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備,即使是現代的傳播媒介,有些也是我國固有的傳播形態的重複與改進。其一,從“聲詠”到“聲用”,它必須具有傳媒本身完整的結構與功能。聲用控制權自然在宮廷、族長或酋長,但當它一旦要使用聲音作傳媒,就必須設立相應的機構,如周代鼓人、宋代鼓司然。並設置輔助機構來製作傳媒器具。器具製作好還必須找來信息把關人帶領一批人制作信息,最後才傳聲於受眾,與當代傳媒中心機構的建制一致。

“置鼓于禁門外,以達下情”,宋代以後的“聲用”傳播

宋代

其二,聲的傳給作為人際傳播的主要形式,並不止以上所概括的內容,實際上在人際傳播中聲的傳通從古到今,一年四季,時時處處存在。從民間說唱所表現的人際傳播來說,幾千年都沿襲不斷。《墨子·耕柱》就有“能說書者說書”的記載,四川成都天回鎮漢墓出土有“擊鼓俑”,四川郫縣漢墓出土有“立式陶說書俑”,他們都是《漢書·藝文志》說的“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的“小說家”。在唐宋這種人際間面對面聲的傳播仍舊活躍,杜甫《清明》詩描寫的春遊,杜牧《清明》詩寫到的杏花村的酒家《酉陽雜俎》寫到的“望酒旗玩變場”講唱變文,宋代《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描繪的瓦子游樂場,等等,都是口耳聲傳的好場所。

《東京夢華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