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宋代以后的“声用”传播

宋代皇帝十分重视声的传递路线。宋太宗为了使下情更快地传递给他,他于淳化三年(992)五月下诏设立“

登闻院”宋王撰写的《燕翼贻谋录》卷二云:“(登闻院)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名曰鼓司”到宋真宗景德四年五月又诏改鼓司为“登闻鼓院”,来回应上书人的申诉,以便更好的纵向自下而上传通,选择鼓声来作为下情上达的传媒。宋代民间则是作横向钟鼓声的传通。报时有早打钟暮击鼓之说,故苏轼《书双竹湛师房》云:“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残。”佛寺一般是敲木鱼报时就餐,苏轼《宿海会寺》即云:“木鱼呼粥亮且清,不闻人声闻履声。”

“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宋代以后的“声用”传播

苏轼

买卖也敲鼓,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云:“焦以竹架子出青伞上…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鼓声成了最引人注意的商业传媒。驱傩也击鼓。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六云:“每逢月贫者装神鬼,敲锣击鼓。”驱傩鬼,鼓声又传递了人们战胜鬼魅的思想、风俗。明清时代的人认为鼓声是一种祥和太平的象征,故有“太平鼓”之说。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云:“(永乐七年正月十五日)童子捶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清代的北京,过年击太平鼓,唱太平鼓词的风俗更盛。

“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宋代以后的“声用”传播

《东京梦华录》

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云“内外城皆尚击太平鼓,盖以铁条作腔,湖茧纸,用箸击之,缓铁连钱,随击随摇,铮铮有声,新岁尤甚,在处闻冬冬。”徐珂《清稗类钞》也说:“年鼓者,铁为圈,木为柄,柄系铁环,圈冒以皮,击之冬冬然,名太平鼓。”清彭蕴章《松风阁诗钞》有《幽州土风吟太平鼓》云:“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索舞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清代鼓声传播的吉祥形态,以童子象征其旺盛的生命。明清时代鼓声传播着这种太平的观念,并非突然,因为它早已存在于我国古代的风习与实际行为当中。

“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宋代以后的“声用”传播

《水曹清暇录》

第一,相传尧舜之时,百姓击车辕而歌,歌唱安乐,故汉崔《崔亭伯集·四巡颂表》云:“唐虞之世,樵夫牧竖,击辕中韶,感于和也。”又相传尧时有《击壤歌》歌颂太平盛世,所谓“壤”,三国魏邯郸淳《艺经》说:“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击壤,相当于扣板为声唱太平。可见诸如此类的以敲击声传递太平观念,确实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正是这种风俗的传承作用,指导了明清时代传的活动的发展。

“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宋代以后的“声用”传播

尧舜禹

第二,像清代湘黔苗族以鼓声赛神,仍是唱歌太平安乐。清嘉庆《湘南通志》引王阮亭诗云:“铜鼓蛮歌争上,竹林深处拜竹王。”清张澍《续黔书》亦云:“迎神一曲鸣铜鼓。”清蒋信铦《黔轺纪行集》也有“铜鼓声中赛竹王”,都是用铜鼓声沟通人与巫师思想,是湘楚唐人铜鼓赛神风俗的传承。第三,像清代“铜盘磕磕玉有声,寒食街前始卖冰。”用敲铜盘的声音来传递卖冰的信息之型式,它也正是宋代敲鼓卖馆传的活动之衍化,世代相传,指导了清代敲锣卖冰传的活动原则。

“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宋代以后的“声用”传播

铜盘

总之,各时代声的传通行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多半有其传承性中国借物传声与以声传意阶段已延续了三四千年漫长岁月它的传播形态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即使是现代的传播媒介,有些也是我国固有的传播形态的重复与改进。其一,从“声咏”到“声用”,它必须具有传媒本身完整的结构与功能。声用控制权自然在宫廷、族长或酋长,但当它一旦要使用声音作传媒,就必须设立相应的机构,如周代鼓人、宋代鼓司然。并设置辅助机构来制作传媒器具。器具制作好还必须找来信息把关人带领一批人制作信息,最后才传声于受众,与当代传媒中心机构的建制一致。

“置鼓于禁门外,以达下情”,宋代以后的“声用”传播

宋代

其二,声的传给作为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并不止以上所概括的内容,实际上在人际传播中声的传通从古到今,一年四季,时时处处存在。从民间说唱所表现的人际传播来说,几千年都沿袭不断。《墨子·耕柱》就有“能说书者说书”的记载,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有“击鼓俑”,四川郫县汉墓出土有“立式陶说书俑”,他们都是《汉书·艺文志》说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小说家”。在唐宋这种人际间面对面声的传播仍旧活跃,杜甫《清明》诗描写的春游,杜牧《清明》诗写到的杏花村的酒家《酉阳杂俎》写到的“望酒旗玩变场”讲唱变文,宋代《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描绘的瓦子游乐场,等等,都是口耳声传的好场所。

《东京梦华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