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拾趣 篇三

抽毛芽


在我小時候,物質很匱乏的,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一點點糖果什麼的,平時就只有雜糧窩窩頭,有時餓了也不想吃那又硬又粗的窩窩頭,難以下嚥,特別是到了春天,又沒菜就饃吃,就更不想吃那黑黑硬硬的窩窩頭了,心裡總是想吃點細細軟軟的東西。所以抽毛芽吃就印在了我童年的記憶裡。

毛芽就是毛根草的花的嫩苞,細細的,尖尖的,綠綠的,長成了以後約摸七八公分長。春天來了,萬物還未復甦,毛芽便從枯葉叢中探出了頭。

每天放學,撂下書包,便和妹妹跑到河堤上去抽毛芽,由於是初春,河堤上到處光禿禿的,只有幾棵野薺薺菜懶懶地躺在陽光下的河堤上,河邊的柳條己不再僵硬,在春風的撩撥下不安的搖來擺去。

我和妹妹貓著腰,在毛根草的枯葉中找,找那似毛衣針粗細,長約一指長的小綠針。抽毛芽也是有技巧的,毛芽太短,抽不出來會斷掉,毛芽太長,毛芽就老了,吃起來象嚼棉絮。當然初春的毛芽是不會有老的。

妹妹每抽到一根,便開心的向我炫耀說:‘姐,看我又抽到一根!’我便也驕傲的舉起自己手中的毛芽向她炫耀。我們剛開始捨不得吃,比賽看誰抽的多,直到我們抽的口袋滿了,手拿不住了,我們便找一塊光潔的空地坐下,把毛芽攤在雙腿上,挑一根又大又嫩的毛芽,捋出一條嫩綠的,軟軟的,油油的,毛毛的嫩絮,就著春風,把毛芽放進嘴裡嚼起來,那軟軟的,甜甜的清香便溢滿嘴巴,那真是滿口生津呀!

毛芽在那貧窮的年代,不愧是大自然贈給我們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抽毛芽可以從清明節抽到立夏,大約一個月,這一個月便是我們這一年中的第二個春節,那種快樂是現在孩子無法理解的快樂!那才是純綠色食品呀!

童年拾趣 篇三


童年拾趣 篇三


童年拾趣 篇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