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放電可達1100伏,“江河中的魔王”電鰩靠放電擊退敵人

自然界中的每一種動物都有敵害,為了避免被敵害吃掉或攻擊,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生長出了獨特的自衛武器,掌握了特殊的防禦本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種靠放電擊退敵人的魚-電鰩。

瞬間放電可達1100伏,“江河中的魔王”電鰩靠放電擊退敵人

天然報時鐘

1989年,在法國科學城舉辦了一次饒有趣味的“時鐘”回顧展覽,一座用帶電魚放出的電來驅動的時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這種帶電魚放電十分有規律,電流的方向一分鐘變換一次,因而被人稱為“天然報時鐘”。

瞬間放電可達1100伏,“江河中的魔王”電鰩靠放電擊退敵人

這種帶電魚就是今天的主角電鰩,它放電電壓可達300—500伏,足以把附近的魚電死,人和牲畜碰上,全身也會麻痺。據說太平洋深海的巨型電鰩,瞬間放電為1100伏特,可謂是高壓電了。

據計算,1萬條電鰩的電能聚集在一起,足夠使1列電力機車運行幾分鐘。

江河中的魔王

電鰩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背腹扁平,頭和胸部在一起,尾部呈粗棒狀。它們大多生活於南美和中美等地的河流中,常常一動不動地躺在水底,不時也浮出水面呼吸。

瞬間放電可達1100伏,“江河中的魔王”電鰩靠放電擊退敵人

發電器是最主要的樞紐,是器官的神經部分,電鰩能隨意放電,放電時間和強度,它完全能夠自己掌握。電鰩通過“電感”來感受周圍環境的變化,並靠發出的電流擊斃水中的小魚、蝦及其他的小動物,是一種捕食和打擊敵害的手段。由於電鰩有這麼一手捕殺獵物的絕技,因此被人稱為“江河中的魔王”。

那麼,電鰩是怎樣放電的呢?

原來,電鰩是活的“發電機”。科學家研究發現,它尾部兩側的肌肉,是由有規則地排列著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組成,薄片之間有結締組織相隔,並有許多神經直通中樞神經系統。每枚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只能產生150毫伏的電壓,但近萬個“小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

瞬間放電可達1100伏,“江河中的魔王”電鰩靠放電擊退敵人

電鰩尾部發出的電流,流向頭部的感受器,因此在它身體周圍形成一個弱電場。電鰻中樞神經系統中有專門的細胞來監視電感受器的活動,並能根據監視分析的結果指揮電鰻的行為,決定採取捕食行為或避讓行為或其它行為。有人做過這麼一個實驗:在水池中放置兩根垂直的導線,放入電鰩,並將水池放在黑暗的環境裡,結果發現電鰻總在導線中間穿梭,一點兒也不會碰導線;當導線通電後,電鰩一下子就往後跑了。這說明電鰻是靠“電感”來判斷周圍環境的。

會發電使它成為了“醫生”

治療風溼病的療法中,有一種電療法,因此,會發電的電鰩成為了風溼症病人的福音。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醫生們常常把病人放到電鰩身上,或者讓病人去碰一下正在池中放電的電鰩,利用電鰩放電來治療風溼症和癲狂症等病。就是到了今天,在法國和意大利沿海,還可能看到一些患有風溼病的老年人,正在退潮後的海灘上尋找電鰩,當做自己的“醫生”呢。

瞬間放電可達1100伏,“江河中的魔王”電鰩靠放電擊退敵人

即便擁有高電壓放電能力,智商不在線,也可以被人類輕易捕獲

電鰩放完體內蓄存的電能後,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聚,才能繼續放電。利用電鰩的這一身體機理,巴西人捕獲電鰩時,總是先把家畜趕到河裡,引誘電鰻放電,或者用拖網拖,讓電鰩在網上放電,之後再輕而易舉地捕殺失去反擊能力的電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