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1萬小時法則”曾經風靡全球,只要練習1萬小時,就有了成為領域內領先者的希望,無論天賦、無論出身。相信無論誰聽了都會怦然心動,只要練習1萬小時,平凡的人生終於可以逆襲。因此,書店中冒出了一堆暢銷書,聲稱“練習1萬小時成為專家”“21天養成好習慣”“3天學會彈鋼琴”……,激發購書者的行動。但是,書賣了一批又一批,卻沒見哪位購書的讀者成為領域專家。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指出,“1萬小時法則”只是毫無意義地練習1萬小時,這種練習是一種天真的練習,人們想要成為卓越的領域專家,必須進行“刻意練習”,“刻意練習”下的1萬小時練習才有用,“刻意練習”是一種更高階的學習方式,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效果並縮短學習時間,讓你走向通往卓越之路。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和羅伯特.普爾博士合著,艾利克森博士是“刻意練習”法則研創者,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國際象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如何獲得傑出表現,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普爾博士是著名的科學、技術和醫學作家。他們兩人經常在一起探討傑出人物和“刻意練習”的主題,本書在兩人的思想碰撞中慢慢成形。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一個平凡人,如何從新手到大師?如何正確運用“刻意練習”法則,從平凡到卓越?

●刻意練習的概念

小學生在寫生字,大人在練習打羽毛球,備戰奧運會的游泳運動員在練習游泳,這些都是練習,練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我們接觸到的練習中,有些是“有目的的練習”,有些只是“天真的練習”,很少有人能進行“刻意練習”。

這三種練習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覆地做某件事情,沒有提高,沒有反饋,並指望只靠那種反覆,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老師:從你的練習清單看,你每天練習1小時,但是每次考試的時候,成績都是C,你能解釋一下原因嗎?

學生: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昨晚明明都練習了。

老師:你彈了多少次?

學生:10次以上。

老師:你彈對了多少次?

學生支支吾吾:哦,我不知……一次或者兩次吧……

老師:你是怎樣練習的?

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彈琴。

這個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只是“埋頭彈琴”,“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天真的練習。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我們再來看看“有目的的練習”。

假如你在學習打網球,你會先買回來一些網球裝備,包括球鞋、防汗帶、球拍以及球等。但你不知道打網球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什麼,你甚至還不知道怎樣握拍。這時,你會花錢去上一些課,聽網球教練講解,或者請教你那些會打網球的朋友。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花一些時間去練習發球,一遍一遍地練習朝牆上擊球,直到你掌握了一些技巧。然後你再回頭找你的教練或朋友,請他再教你一次,接著你花更多時間訓練,然後再上課,再訓練,過了一段時間,你覺得可以和別人一起打了。你依然不是很優秀,但是和你對打的朋友都很有耐心,每個人都在幫助你提高和進步。你有時間就會一個人練習,你的網球技巧越來越好,你學會了打網球。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這個打網球的練習情景就是“有目的的練習”,它有四個特點。

1.有目的的練習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比如上面的練習彈琴的學生有類似這樣的目標:連續彈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以適當的速度彈奏完曲子。可能要比他漫無目的地練習要成功得多。

有目的練習,主要是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小目標,根據每一個小目標制定可實行的計劃,最終達到切合實際的進步的期望,也就是“積小勝為大勝”“積硅步以至千里”。

2.有目的的練習是專注的

在練習打網球時,剛開始學習擊球的時候,正因為是專注地練習,所以練了兩天就能接到不少球了。

要想在練習中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務上。

3.有目的的練習包括反饋

在練習網球中,正因為有先上課,再練習,然後上課,練習,再上課,再練習,練習中有各個階段的反饋,所以網球技術提高很快。在學生進行彈琴練習中,學生在測試中得了個C,這是一種遲到的反饋,因為他在練習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彈對了多少次,沒有人聽他練習並指出他的錯誤。

無論你在努力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自己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樣會存在這些不足。

4.有目的的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業餘鋼琴愛好者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上鋼琴課,等到30年過去了,他還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彈奏著那些同樣的歌曲,看起來,在30年裡,他已經積累了數十萬個小時的“練習”,但他絕不會比30年前彈得更好,有可能更差。

因為,這位鋼琴愛好者從來不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其實,“刻意練習”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有目的的練習,而且知道該朝什麼方向發展,以及怎樣去達到目的。它跟“有目的的練習”存在著差別。

首先,“刻意練習”需要一個已經得到合理發展的行業或領域,在這個行業或領域中,最傑出的從業者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表現水平,使他們與其他剛剛進入該行業或領域的人們明顯地區分開來。

其次,刻意練習需要一位能夠佈置練習作業的導師,以幫助學生提高他的水平。

在諸如音樂表演和體育運動之類的領域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水平已經得到大幅度提高,而隨著個人更大幅度地提高到更加複雜的技能和水平,導師和教練也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教這些技能。水平的提高,通常與教學方法的發展齊頭並進,如今,任何人要想在這些領域變成傑出人物,都需要導師的幫助。導師會根據學生當前的能力來設計相應的練習,促使他提高當前的技能水平,這就是“刻意練習”。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怎樣進行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非常專業的練習形式,我們先來了解如何運用刻意練習原則。

1.最大限度地運用刻意練習原則。

儘可能地進行刻意練習,是在任何一項事業的追求中變得更加傑出的基本路線圖。

2.確定誰是傑出人物

我們要進行刻意練習,是要找一個傑出人物來作為自己的標杆的。在你進行刻意練習前,要先確定好你要練習的領域的傑出人物。在辨別傑出人物時,要擦亮眼睛,找到客觀的、可複製的測量指標,以便前後一致地確定出傑出人物。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3.找出傑出人物和其他人的差別

一旦你已經辨認出某個行業或領域中的傑出人物,下一步就是有針對性地思考他們都做了什麼,使自己從同一個行業或領域中那些成就不太卓著的人之中脫穎而出,同時還要思考哪些訓練方法幫助他們實現了卓越。

你發現有效的方法後,就可以進行有目的的練習了,如果不管用,馬上停下來,調整自己的練習方法,模仿所在行業或領域裡最傑出的人物,那麼你的練習也可能越是有效。

4.最佳方法是找到優秀導師

要進行刻意練習,不論什麼時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是找一位優秀的教練或導師。高效的導師懂得成功的訓練體制一定還包含什麼,而且能夠在必要的時候調整它,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優秀的導師可以為你提供寶貴的反饋,這種反饋不僅是指你做某件事情是對還是錯,這是你無法從其他地方得到的。

我們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好好運用刻意練習原則,長時間地練習,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就會使你變得卓越、卓越、更卓越!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進行刻意練習後的效果

有一組學生在傳統的大學一年級物理課堂上,學習關於電磁波的一小節內容時,當老師用一種受到刻意練習原則指導的方法來教學生時,和用傳統方法來教學生相比,前者的學生掌握的內容比後者的學生掌握的內容多了兩倍多。單從一個指標來看,這是在教學干預中見過的最大效果。所以,刻意練習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美國游泳運動員娜塔莉.考芙琳曾經描述自己訓練時的情景,儘管她一直以來是位傑出的游泳運動員,但她早年並沒有努力訓練,直到後面她專注於自己的訓練方法,進行刻意練習,試圖讓每一次划水都儘可能接近完美,因此成績突飛猛進。刻意練習改變了運動的訓練,使運動效果更有效。


運用“刻意練習”,讓你從平凡變得卓越


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更深入地瞭解各行各業傑出人物的表現,並且通過刻意練習打造新一代的傑出人物,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新世界,讓大多數人都可以懂得刻意練習,並且用它來豐富自己和孩子們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