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去原諒曾經深深傷害過你的人嗎?

相信有一定人生閱歷的人一定遇到過曾經傷害過自己很深的人,他可能是你的同學、老師、同事、戀人,甚至是親人或陌生人。

你是否嘗試過原諒他們?你又真的能原諒他們嗎?

假如你真的原諒了他們,你是否覺得有些對不起自己?假如你不去原諒他們,你是否覺得這樣太過心累?那一個個輾轉反側的夜晚,甚至是在夢中出現的場景,都讓人心力憔悴,卻又揮之不去。

那應該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呢?

孔子曾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也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傷害了你,你就應該以正直的態度對待他們。

“正直的態度”不是說以美德來回敬他。這樣會縱容做壞事的人,能做出壞事也證明了他們本身的自律性很差,至少也是不會換位思考的。你報以美德,他們很可能是無感的,也很難珍惜,依然如故。

“正直的態度”也不是用以牙還牙的手段去報復他們。這樣你會陷入與壞人糾纏的危險境地,很有可能吃力不討好,還會被做壞事的人拉到同一水平線上,再次被他傷害。尼采有句話叫做:“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也會成為惡龍”,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你會去原諒曾經深深傷害過你的人嗎?

怎麼做呢?

首先,你可以不原諒傷害過你的人,但必須放過自己。

你心裡面得先放下這件事,也就是接受那個結果,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你反覆地在腦海中回放那令你受傷的畫面,本身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對別人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影響。只有這樣,你才不會那麼糾結,不會再去傷害自己,也就是所謂的“放過自己”。

其次,還要吃一塹,長一智。假如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就要以更加成熟的態度、方式去應對。不要再讓那些品德不好的人深深地傷害自己。

當然,不會再遇到這種人是不可能的,但是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是可以改變的。通過以前的經歷,你應該能領悟出處事的智慧,掌握好處事的原則、分寸來保護自己。既不任人宰割,也保全了自尊。

比如,岳雲鵬再次遇到了刁難自己的顧客,他可以先講理,而不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言聽計從。顧客再刁難,他就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讓壞人得寸進尺。真遇到極少數胡攪蠻纏的人,權衡利弊,適時地離開,保持自己“正直的態度”。

事情過去了以後,接受結果,總結經驗,完善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看問題的水平,你便不會困於過往的痛苦經歷中了。

願你內心柔軟有溫度,處事善良且有原則,保持自信與快樂。


你會去原諒曾經深深傷害過你的人嗎?

如果覺得好,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