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客家童謠,你還記得多少?

“現在還有多少小朋友會唱‘月光光,耀耀光’等客家話童謠呢?”

那些客家童謠,你還記得多少?

客家童謠取材於客家地區的日常生活物事,充分展現了客家地區的生活場景與風土人情,幾乎所有客家分佈地區都有傳唱客家童謠。

隨著時代發展與社會的變遷,客家童謠被人們逐漸淡忘,現在的小孩子再也不會出現騎著竹馬,唱著童謠所帶來生活的樂趣和享受。兒時的童謠,帶著刻骨銘心的記憶,陪伴著我們70、80後回首一生,吟味不已。

月光光版本1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

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

親家門頭一口塘,放個鯉嘛八尺長;

鯉嘛背項承燈盞,鯉嘛肚裡做學堂;

做只學堂四四方,兜張凳李寫文章;

寫黑文章馬又走,局黑馬來天又光.


月光光版本2

月光光,夜夜光。船來等,轎來扛。

一扛扛到河中心,蝦公老蟹拜觀音。

觀音腳下一蔸禾,打到三擔過一蘿。

蘿面上,一本書,拿奔阿哥去讀書。

讀到一條紅絲線,拿奔阿嫂做鞋面。

做到正的的,那奔舅公做生日。

月光光版本3

月光光,照西方。西方暗,照田坎。田坎烏,照鷓鴣。鷓鴣鳥,叫一聲,老鼠鬼,挖油罌。挖呀入,挖呀出,遇到先生還過得,遇到伯公打屎忽(屁股)。

伯公打屎忽,這個版本應該是各縣的?畢竟梅縣的屁股不叫“屎忽”。


月光光版本4

月光光,下蓮塘,拗蓮筋,扛新娘。新娘重,扛雞公。雞公叫,扛條貓。貓愛走,扛條狗。狗愛咬,上嶺撿柴燒。撿到阿姊來煮早(做早飯),大家食哩哈哈笑。


月光光版本5

月光光,好種姜。姜碧目(發芽),好種竹。竹開花,好種瓜。瓜會大,摘來賣。賣倒(得)錢,學打棉。棉線斷,學打磚。磚斷節,學打鐵。鐵生魯(鏽),學持(宰)豬。豬會走,學當狗,狗會咬。學打鳥,鳥會飛,飛倒奈(哪)裡去?飛到榕樹下,撿到一隻爛冬瓜,冬瓜拿轉去,瀉倒滿廳下。


月光光版本6

月光光,夜夜光,月華姊,在中央,探出頭來看凡間,幾多心事渠(她)心傷。


月光光版本7

月光華華,細妹泡茶。阿哥兜(拿)凳,人客食茶。滿姑洗身,跌別(了)手巾。瞞(誰)人撿倒?麼(無)人敢話。大哥轉來罵。唔使(不用)嘎,唔使罵,十七十八,會行(出)嫁。嫁到奈(哪)裡去?嫁到嶺崗背。嫁去做麼個?朝朝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親家門口一口塘,放個鯉麻八尺長。短個拿來煮酒食,長個拿來討新娘。討個新娘矮篤篤(形容矮胖),煮個飯菜香撲撲;討個新娘高天天,煮個飯菜臭火煙;討個新娘毛濃濃,生個賴(兒)子變懶蟲;討個新娘手路長,生個賴子學掌羊;討個新娘手路短,生個賴子唔曉想;討歌新娘會識想,家裡有商又有量;討個新娘會划算,家裡有食又有藏。


月光光版本8

月光光,照心窩,排排坐,唱山歌。爺打鼓,娘打鑼。賴子洗鍋頭,新臼(媳婦)炒田螺。阿公撿柴蹦蹦跳,阿婆燒火背坨坨。食田螺,唱山歌,齊家歡喜笑呵呵。


月光光版本9

月光光,星子光。當梨熟,菊花香。城裡人,搽粉香。城隍廟,好燒香。燒了香,壽年長。百過歲,響叮噹。請人客,包檳榔。做生日,討新娘。


月光光版本10

月光光,樹頭背。鵝挑水。鴨洗菜。雞公壟谷狗踏碓,狐狸燒火羊炒菜。貓公走去拿魯萁,老鼠偷食鹿(灼)巴載(嘴巴)。


月光光版本11

月光餅,圓叮噹,今夜拿來照月光。月光光,下來嘗。唔愛嫌涯麼放糖。有糖麼糖你愛食,有糖麼糖你愛嘗。


月光光版本12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摘檳榔。檳榔香,子薑辣,買苦瓜。苦瓜苦,買豬肚。豬肚肥,買牛皮。牛皮薄,買菱角。菱角尖,買馬鞭。馬鞭長,起屋樑。屋樑高,買張刀。刀切菜,買籮蓋。籮蓋圓,買只船。船無底,浸死兩隻番鬼仔;一個浮起來,一個沉到底。

火螢蟲

火螢蟲,唧唧蟲。桃樹下,吊燈籠。

吊呀吊,蛇吊。蛇呀蛇,白蛇。

白呀白,雪白。雪呀雪,落雪。

落呀落,長樂.長呀長,豬腸。

豬呀豬,野豬。野呀野,丈也。

丈呀丈,和尚。和呀和,割禾。

割呀割,番葛。番呀番,臺灣。

臺呀臺,祝英臺。竹呀竹,倒竹。

倒呀倒,神仙張果老,二萬八千歲,

曉食唔曉睡。


火螢蟲(二)

火螢蟲,唧唧蟲;桃子樹下吊燈籠。

燈籠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

坎下一枚針,撿來送觀音。

觀音面前一叢禾,割了一擔又一蘿,分得你來涯由冇。


白翼裡

白翼裡,飛過河。河揹人,娶老婆。

有錢娶個金滿姐,矛錢娶只癩痢麻。

癩痢麻,吹壩嚇。壩嚇吹唔響,捉你當保長。

保長保千里,馬褂套灑衣。

灑衣忒過長,剪短一尺長,看去系排場。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爺打鼓子涯打鑼。

新婦灶背炒田螺。田螺谷,刺到家官腳,

家官呀呀呀,新婦哈哈笑。


蟾蜍婆

蟾蜍婆,嗝嗝嗝;唔讀書,冇老婆;

山鷓鴣,咕咕咕;唔讀書,大番薯。


缺牙耙

缺牙耙,耙豬屎;種金瓜,金瓜大;

擔去賣,賣無了;擔轉去炒,炒唔熟;

一棍打落去起卜碌。

瘌痢頭

瘌頭養黃牛,黃牛不吃草;

瘌頭學剃腦,剃腦剃出血;

瘌頭學打鐵,打鐵懶生爐;

瘌頭學打屠,打屠懶剃豬;

瘌頭學養雞,養雞懶撒米;

瘌痢頭氣死!

那些客家童謠,你還記得多少?


作為客家人,很多都在一二線城市打拼,小孩也在外面的幼兒園,這樣經典的客家童謠,如果爸媽不教,估計他們是再也不會了。

如果可以,還是希望更多的客家小孩,能夠聽到“月光光”一起,他們便能條件反射一樣,念出自己的童謠,念出家鄉的味道。一代一代傳唱下去,讓客家童謠在時代的變遷中,在孩子們的口裡流存下去。它承載了對客家種族的眷戀,對祖輩的記憶,對家鄉故土的情懷。


客家童謠,就應該讓每一個客家小孩知道,像知道小豬佩奇、喜羊羊、奧特曼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