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擎宇《腳步》

腳 步

——讀《駱駝祥子》有感

郁達夫中學 八(7)班 孫擎宇

腳步聲,近了。

只見祥子走進了城,走進了這個紛亂的世界。

他,懷揣夢想,渴望著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命運,卻幾次三番地捉弄了他。於是,他的車沒了,他的錢沒了,虎妞難產而死,小福子上吊而死,他所擁有的一切,都隨著他的體面,他的要強,他的夢想,一同徹底地灰飛煙滅,消失殆盡了。祥子,沉淪了。

這,的確是一個悲劇。但這不僅僅是祥子的悲劇,也是千千萬萬的舊中國社會勞動人民共同的悲劇。其實,即使是在當今這樣“發達”的社會中,祥子一類的人也並不在少數。

熟悉的放學鈴聲響起,我與同學們結伴走出校門。校門外的一切,都與往常一樣,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只是這路邊,似乎多了一個坐在地上的老人——我之所以注意到他,也正如大家想的一樣,是他手中的不鏽鋼碗裡那屈指可數的幾枚硬幣相互碰撞發出的脆響。他大概有六七十歲,青絲早已盡數化為白髮,或許是過於“勞累”的原因吧。他的衣服略有些破,有幾個地方已經失去了衣料的保護,露出了老皺的皮膚。他那乾瘦的、皮膚擠在一起的手毫不費力地拿著那隻不鏽鋼碗,嫻熟地晃動著,發出一陣又一陣清脆的聲音。可他的嘴唇卻並不像一個貧窮之人那樣龜裂著,而是異常的滋潤,像剛參加完酒宴似的。

或許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徑直地走過了那個老人,無視了他“真摯”的笑容。不對,等一下,似乎少了一個同學!我扭頭一看:他正將一枚一塊錢的硬幣放入老人的不鏽鋼碗中。來不及制止,只聽“叮”的一聲,那一塊錢便是老人的了。唉,給都給了,也不好意思再要回來,只是可惜了他這一塊錢啊,冤作了那老人乞討的工具。

本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可老人卻“不依不饒”,依舊“真摯”地對那個同學笑著,說道:“再來一塊吧!”那同學也不知是怎麼回事,竟又將手伸進了書包。於是,我快步走近前,制止了他繼續拿錢的行為,又拉著他走離了那個老人,只給那個老人留下了一串近似嘲諷的腳步聲。

想那些與這個老人差不多的老人,年輕時必然與祥子一樣有志氣,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或者是能賺許多錢。他們中年齡小的有五六十歲,年紀大的有七八十歲,甚至更大。在他們之中,一定有很多人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經歷了金融危機。他們經歷的是由希望到失望乃至絕望的心理歷程,他們,或許是太缺錢了吧,才會選擇這個“行業”。

他們的選擇也不無道理。如果他們每一天“工作”12個小時,要“賺”到200元錢,簡直如探囊取物——如果人們足夠有同情心,那賺的錢自然就不用說了,但就算人們不夠熱情,他們只要每216秒得到一元錢就足矣(在鬧市,這是很容易做到的。更何況有些出手“大方”的人一給就是五元、十元),而如果一天淨賺1200元,他們的月薪就是6000元上下,遠遠高於大部分辛勤工作的人。不出意外的話,他們的年薪就是73000元左右,如果他們想給自己放幾天假,一年賺個七萬也不是問題,就算沒有“年終獎”,他們的年薪仍高於許多人。再加上他們只需要坐在那裡,搖晃手中的碗,表現出自己的可憐,再加上點頭、微笑,僅此而已。

這使人不能不想起那句風靡一時的話:“如果全世界(其實只需要全中國就行)每個人都給我一塊錢,那我就成了十萬、百萬、億萬富翁了!”這雖然只是一句戲謔的話,但它其中所體現出來的 “精神”與那些老人卻是毫無二致的——積少成多。可是他們這麼做,不就擾亂了社會秩序了嗎?這樣做的確很賺錢,所以如果目前工資比乞討所得的少的話,不久人人不是都想要做這項“工作”了嗎?

很有可能,祥子的想法與他們是相同的。起初,就算是祥子的錢全部被孫偵探敲詐去之後的那天晚上睡在左宅時,他也堅決不偷曹家的任何東西;但後來,他卻會因從曹家用曹家人對自己的信任騙取了兩塊錢而沾沾自喜,以至於再後來以六十塊錢的價格出賣了阮明。

那些老人和祥子一樣自甘墮落,應該是由於沒有生活的希望吧。奧維德就說過:“一匹馬如果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並要超過他,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由此看來,有了前進的動力,才會有生活的希望。祥子可以很好地詮釋這一點——他的動力,如虎妞、小福子,他的希望,如買車、開車廠,都一個接一個地離他而去,他對生活,還會有信心嗎?他還有什麼理由不墮落、不沉淪呢?

這些,可以作為祥子沉淪的理由,卻絕對不能成為我們的理由。不信的話,請您設想一下,當您走出家門、校門或者公司的大門時,看到路上走的人寥寥無幾,地上卻有許多衣衫襤褸的人坐著,搖晃著手中的碗,極力地表現出自己的可憐,並不斷地點頭、微笑,您會作何感想?若真的有那個時候,所有的演唱會、音樂會什麼的都不需要再舉辦了,只要走到門外,兩邊就會響起整齊而有節奏的脆響!

想想這個,便更加憎惡那些“乞丐騙子”、“乞丐富翁”,他們分明是要引起恐慌!只是後來只以金錢為重的祥子,設若他知道有這麼一種簡單而又快捷的“賺錢方法”,怕是樂得都要睡不著覺了吧。

祥子走向墮落的過程,由老舍來敘述;但那些老人走向沉淪的經歷,又有誰能記錄?他們,一步步地走向毀滅,卻恰如在沙漠中獨行一般,他們的腳步,只有他們的心裡才清楚,腳步留下的痕跡,不久便會為社會複雜的沙土所掩埋,隨後便不為人知。

眼前,祥子舉著兩條輓聯,送殯而去,連帶著將他自己,也送出了這個平靜的世界。

腳步聲,漸漸地遠了。

點評:“叮”一塊硬幣落入了乞丐的不鏽鋼碗中。文章記敘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並由此展開論述,寫了看似生活艱辛的乞丐背後可能的真相,有自己的見解。語言平實樸素、含蓄雋永、寓意深刻,恰當運用諷刺,於細微處加以打磨,塑造了生活中一些好逸惡勞的乞丐形象。文末不斷將“乞丐”與祥子進行對照,翔實地寫出了二者的異同,也大膽地猜測了“乞丐”墮落的真正原因,有理有據。同時,開頭書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銜接處略微生硬,對乞丐們的所“賺”錢數則過於數據化,少了一份前文的生活氣息,當然此處的數據也正成為了作者“控訴”乞丐們的證據,有力地闡明瞭自己的觀點。(陳佳)

孫擎宇《腳步》

郁達夫中學是一所以現代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達夫名字命名的學校,位於風光迷人的富春江畔,是杭州市富陽區建校早、文化底蘊深厚、師資質量高的初中學校之一。

孫擎宇《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