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去街上給我打一瓶醬油回來”,這是我小時候經常會聽到的話,那時候自己還會嘗試著和媽媽提上小條件,例如吃根小冰棍啥的,滿滿的兒時記憶。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以前的醬油其實就一種,大家吃的也都相同,現在的醬油則完全不一樣了,再也不是過去那個味了。南國美食文化的交融,將醬油進行細分,變成了許多品類,常見的就是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等等,另外還有些不太常見的,例如一品鮮、紅燒醬油、海鮮醬油、涼拌醬油等。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那麼這些醬油究竟有啥區別呢?咱們有應該使用哪種?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下面給大家詳細的講解。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第一種:生抽】

生抽醬油是以大豆、麵粉為原料,然後人工進行接種,再加上晾曬、發酵等步驟,製作而成的調味醬油,主要的特點就是調味提鮮,色澤較淡,口味鹹香。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醬油的發酵,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接下來又會根據時間的不同,多次的進行提取,分別叫做“頭抽油”、“二抽油”和“三抽油”,越早提取的自然就越好,氨基酸態氮含量足,鮮味自然也就比較足。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生抽就是將這些多次提取的醬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所以頭抽油佔比越高,這生抽的品質也就越高,這在標籤上都是有標明的。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第二種:老抽】

老抽與生抽其實都是同一缸醬油製作而成的,只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再繼續釀曬兩三個月,沉澱後就變成了老抽,如果是比較講究、比較優質的老抽,則一般需要曬一年以上,這樣吧的老抽,顏色是相當濃稠深沉的。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但是現在製作老抽,為了將成本節約,老抽都是直接用生抽加入焦糖色、糖蜜等成分調製而成,這樣的老抽上色效果雖然一流,但是提鮮作用就顯得比較一般了,哪怕是特級的老抽,一般氨基酸態氮含量,也都只有0.8克每100毫升,這個含量其實是有點低的了。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另外和大家提一嘴,使用老抽的時候咱們要注意,一定要燒熟燒透再食用,不建議直接做蘸料,不然吃了拉肚子。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第三種:醬油】

我們平時使用的醬油,是位介於老抽與生抽之間的綜合性醬油,顏色相對比生抽是比較深的,但又比老抽略淡,口味有點苦,但是醬香味比較濃郁。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想要將這種口味化解,需要長時間的加熱烹飪,所以醬油一般比較適合做大菜,例如那些燉煮40分鐘以上的菜品,放醬油就會格外的好看與美味。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味極鮮醬油】

這種其實就是在醬油的基礎上,額外的加入了一些增味提鮮的配料,大家可以將其看作是醬油與味精的結合體,如果你使用的醬油是這種,那麼雞精基本就可以省略了,用與製作涼拌菜是最好的。

吃一輩子醬油,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老抽、醬油差別這麼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