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測字要了崇禎的命

今日漢字講解

文字:你、爾、汝

一次測字要了崇禎的命

”這個字是大約在魏晉以後才出現,古時表示第二人稱“”多用“”字,“”字就是“你”的本字。

” 在甲骨文中是箭矢的形象,三支箭矢加上指事符號一橫,意思是眾多弩箭向一個方向一齊發射

”字金文時就有用單獨一個“箭矢”形象表示的情況,在之後的演變中,這兩種寫法都是並存的。

在漢字簡化時,保留了“爾”字形。

在一些古辭書《爾雅》、《說文解字》中,關於“爾”字起源還有“窗戶花紋

說,“

掛蠶絲的架子”說,眾說紛紜,這些說法都是根據“”這個繁體字反推起源的,都沒有直接證據。

而且各種說法都沒有解釋“”為什麼就成為了代表人稱的“”。我們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字主要意思是表示人稱代詞“你、你們”。後又發展處其他的意思。如:

表示“華盛的樣子”,在詩經中有所體現;還有隨語境與其他詞組合為:(如:爾時),這/這個(如:爾夕),如此等意思,多出現在古文中,今天使用頻率不高。

一次測字要了崇禎的命

與“”同樣表示第二人稱代詞“你”的字還有“

從“”的甲骨文字形看,是一個女子在河邊浣洗,以後的字體都延續這種組合。

《說文解字》中說“汝”是“汝水”的名字,也沒有解釋 “汝”為什麼成了人稱代詞“你”。

既然沒有找到解釋,我們可以從甲骨文字體上編撰出一種解釋:假設在河邊浣洗的女子是下人或女奴,她的身份稱謂就是“汝”,後來這種稱謂被廣泛使用,並演變成第二人稱代詞“你”。

“汝”在古文中多用於稱同輩或後輩,這也許就是佐證。

今天分享一個崇禎測字的故事

一次測字要了崇禎的命

明朝末年,風雨飄搖,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內有自然災害民不聊生,各地農民起義烽煙四起。

崇禎17年,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大明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幸好北京城高壕深,起義軍屢攻不下,雙方陷入圍困僵局。

一日,崇禎帶太監王承恩喬裝出宮,想要了解一下民心、軍情。剛出宮門不遠,見一測字攤,一根竹竿挑著白布招牌,上寫著“鬼谷為師,管駱為友”。測字人年齡不大,身材矮小,卻有些仙風道骨之姿。

崇禎一時興起,來到攤前。攤主笑臉相迎,問:“客官可要測字?”崇禎點頭稱是。攤主拿出紙筆,讓崇禎寫一字。

崇禎並未接筆,順手一指招牌上的“管駱為友”的最後一字說:“就測這個‘’字吧。”

攤主問:“不知客官所問何事?”

崇禎說:“問國事”

攤主鄭重其事地將“

”字寫在紙上,思索良久,說:“客官所問國事,恐有不妙啊。照字測看,‘’字這一撇遮去上部,就成了‘反’字,而‘’字有‘反’出頭之象啊。”

崇禎聽後大驚,身邊太監王承恩連忙說:“不對、不對,不是這個‘’,是‘有無’的‘’。”

攤主再次寫下“”字,沉吟半晌,低頭不語。在崇禎一再催促下似無奈說:“這個‘’字更為不祥。你看,上部是‘’字缺了一捺,下部是‘’字少了半邊,分明是說,大明江山已去一半。”

崇禎聽罷更驚,伸手奪過筆,在紙上寫了“”字,說:“是這個‘

’字。”

攤主看後連連搖頭,崇禎追問結果,攤主說:“此字太惡,在下不便多言。”

崇禎故作鎮定說:“測字之人,只求實言,先生不必顧忌。”

攤主故作神秘地說:“此話說與客官,切莫外傳。看來大明江山,危在旦夕,萬歲獲罪於天,無所壽也。你看‘’字,是‘尊’字中間,上無頭下無足之象。這不是暗示,至尊者將無頭無足嗎!”

崇禎聽後,失魂落魄回宮,幾天後北京城破,崇禎自縊煤山。

據傳,這個給崇禎測字的人就是李自成手下軍師宋獻策,此人雖身材矮小,卻足智多謀。這次與崇禎看是偶遇,實則精心策劃,就是為動搖崇禎軍心。

後世稱崇禎,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時也?運也?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