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测字要了崇祯的命

今日汉字讲解

文字:你、尔、汝

一次测字要了崇祯的命

”这个字是大约在魏晋以后才出现,古时表示第二人称“”多用“”字,“”字就是“你”的本字。

” 在甲骨文中是箭矢的形象,三支箭矢加上指事符号一横,意思是众多弩箭向一个方向一齐发射

”字金文时就有用单独一个“箭矢”形象表示的情况,在之后的演变中,这两种写法都是并存的。

在汉字简化时,保留了“尔”字形。

在一些古辞书《尔雅》、《说文解字》中,关于“尔”字起源还有“窗户花纹

说,“

挂蚕丝的架子”说,众说纷纭,这些说法都是根据“”这个繁体字反推起源的,都没有直接证据。

而且各种说法都没有解释“”为什么就成为了代表人称的“”。我们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字主要意思是表示人称代词“你、你们”。后又发展处其他的意思。如:

表示“华盛的样子”,在诗经中有所体现;还有随语境与其他词组合为:(如:尔时),这/这个(如:尔夕),如此等意思,多出现在古文中,今天使用频率不高。

一次测字要了崇祯的命

与“”同样表示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字还有“

从“”的甲骨文字形看,是一个女子在河边浣洗,以后的字体都延续这种组合。

《说文解字》中说“汝”是“汝水”的名字,也没有解释 “汝”为什么成了人称代词“你”。

既然没有找到解释,我们可以从甲骨文字体上编撰出一种解释:假设在河边浣洗的女子是下人或女奴,她的身份称谓就是“汝”,后来这种称谓被广泛使用,并演变成第二人称代词“你”。

“汝”在古文中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这也许就是佐证。

今天分享一个崇祯测字的故事

一次测字要了崇祯的命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烽烟四起。

崇祯17年,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大明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幸好北京城高壕深,起义军屡攻不下,双方陷入围困僵局。

一日,崇祯带太监王承恩乔装出宫,想要了解一下民心、军情。刚出宫门不远,见一测字摊,一根竹竿挑着白布招牌,上写着“鬼谷为师,管骆为友”。测字人年龄不大,身材矮小,却有些仙风道骨之姿。

崇祯一时兴起,来到摊前。摊主笑脸相迎,问:“客官可要测字?”崇祯点头称是。摊主拿出纸笔,让崇祯写一字。

崇祯并未接笔,顺手一指招牌上的“管骆为友”的最后一字说:“就测这个‘’字吧。”

摊主问:“不知客官所问何事?”

崇祯说:“问国事”

摊主郑重其事地将“

”字写在纸上,思索良久,说:“客官所问国事,恐有不妙啊。照字测看,‘’字这一撇遮去上部,就成了‘反’字,而‘’字有‘反’出头之象啊。”

崇祯听后大惊,身边太监王承恩连忙说:“不对、不对,不是这个‘’,是‘有无’的‘’。”

摊主再次写下“”字,沉吟半晌,低头不语。在崇祯一再催促下似无奈说:“这个‘’字更为不祥。你看,上部是‘’字缺了一捺,下部是‘’字少了半边,分明是说,大明江山已去一半。”

崇祯听罢更惊,伸手夺过笔,在纸上写了“”字,说:“是这个‘

’字。”

摊主看后连连摇头,崇祯追问结果,摊主说:“此字太恶,在下不便多言。”

崇祯故作镇定说:“测字之人,只求实言,先生不必顾忌。”

摊主故作神秘地说:“此话说与客官,切莫外传。看来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万岁获罪于天,无所寿也。你看‘’字,是‘尊’字中间,上无头下无足之象。这不是暗示,至尊者将无头无足吗!”

崇祯听后,失魂落魄回宫,几天后北京城破,崇祯自缢煤山。

据传,这个给崇祯测字的人就是李自成手下军师宋献策,此人虽身材矮小,却足智多谋。这次与崇祯看是偶遇,实则精心策划,就是为动摇崇祯军心。

后世称崇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时也?运也?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