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你的讀書新姿勢

你會怎麼讀書,拿本書就開始讀嗎。我告訴你,書不是這麼讀的。如果你的讀書目的不是消遣,那這個讀書姿勢就是錯的。

解鎖你的讀書新姿勢

上圖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事物遺忘的規律。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人類的記憶力並沒有想象中可靠牢固。在我們閱讀結束後20分鐘已經忘記了一半的內容,而在閱讀結束一個月後僅僅記得20%的內容。

老闆:小陳,上次那個快件,你給甲方發了沒?

小陳:領導,已經發過去了。

老闆:你確定你發了?

小陳:發了,應該是發了。

老闆:什麼叫應該,你確定嗎?

小陳:額,我,我記得,是發了。

老闆:甲方沒收到。

小陳:對不起老闆!我現在去發。(一臉懵逼,這個時候你幾乎要覺得自己就是沒發過)。

本來底氣十足的小陳,在老闆反覆質問下,變得猶豫,記憶不僅丟失,甚至被誤導,如果他有做備忘錄,至少還能挽回幾分。

而你還能記得起,前天吃的什麼菜,遇見什麼人嗎?我們的記憶力有時候會出現偏差,有時候甚至完全忘記,或者因為某些誘因而出現相反的記憶。這種弊端導致我們即便閱讀了大量書籍--------然並卵。

大家讀書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有所收穫,為了尋求答案,為了學以致用,很顯然這結果有違初衷。花費了時間、精力、財力去擁有的書,這樣浪費實在是可惜。那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因為大部分人看書只用眼睛,不動腦子,不記筆記。那句老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是很有道理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就把筆記本當做讀書的標配,並在讀書過程中靈活運用,閱讀效果事半功倍。

解鎖你的讀書新姿勢

這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本身就是一個“筆記狂人”。他採用了最原始的讀書筆記的方法,筆記本記錄。在多年的讀書經驗中獨創了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並且出版了大量的書籍,其中包括》《如何寫遊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鍊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處方箋”讀書法》等,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可見他在日本非凡的影響力。

首先我們來看看,閱讀效率不高的兩種情況:

第一種不感興趣,這類書主要來源是各類圖書排行榜,朋友的推薦。這就好比相親,由著媒人說的天花亂墜,不見面就定下終身,這樣的婚姻,幸福美滿的幾率當然會低很多。還有一種情況是被書店陳列推廣,被炫目設計所以吸引而買下的書。

雖然買錯書不會有很嚴重的後果,但是閱讀這類書,收穫寥寥,更重要的是會浪費我們的時間,對我們的思想並不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二種不會讀書,就是不會整理接收到的有用信息,看書只用眼睛,不動手。明明感興趣,也引起了共鳴,甚至因此激發出了新的創意,但是卻沒有及時記錄,於是這些碰撞的靈感隨著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簡而言之就是白讀書。

通過書單,我們可以解決第一種情況,主動出擊選擇書,在購書之前做好書單。

書單內容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備註等等。

利用日常生活裡蒐集到的信息,以及你的需求和興趣,名人傳記,自我管理,親子育兒,攝影技巧等等。

通過清單明確自己的需求,根據不同的分類,列出閱讀優先等級,同時注意你所閱讀的書裡推薦的書,如有需要也可以一併買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受邀下個月去學校做一場關於溝通的演講,而此前你從來都沒有在公開場合演講過,這個時候你列出的書單可能是《個人的魅力》,《演講本質》,《溝通的藝術》等等,同時,你也會去觀看一些演講類的視頻。我們大部分人在困惑的時候都會主動尋找答案,通過問詢朋友,或者閱讀相關書籍。所以,在購書之前,回顧一下自己最近的需求,學習方向,突發的興趣,這所涉及到的書籍都可以列到你的書單裡。

藉助於書單,能確保我們購得好書。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種情況,如何避免過目即忘的無效閱讀,保留閱讀靈感。

本書的核心內容:讀書筆記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是閱讀過程中的標配;善用讀書筆記,不僅能永久存儲信息,還能將多而亂的信息,分門別類整理好,通過管理一本書,從而管理我們的閱讀生活。

讀書筆記的3個好處。

1讀書成果一目瞭然。筆記是你讀書思考過的證據。這些成果會給你一個良性的刺激,鼓勵你更好的去讀書。

2記筆記會讓你慎重。從而改變你的讀書態度。與此類似的情況還有:當我們把談判的細節落實到合同裡去時,會更認真更慎重。

3記筆記加深印象,這是一個梳理思路的過程,也是對全書框架重建的過程。

那我們接來下看看重點,如何做讀書筆記

首先通過閱讀抓取重點:

通讀全書,標記出自己認為的重點。

重讀標記,把通讀標記出的地方,再讀一次,覺得重要,就再次標記。二次重讀,這次與第二次的方法相同。其實,就是進一步進行篩選,而關於多次標註。

可以通過書籤,個性標識,折角等來區分重點程度。多次篩選確保所記有錄的內容都是最精彩的。

其次利用筆記重述重點:《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提到了一個原則,即筆記“一元化”。簡單來說,就是把所有信息記錄在一個本子上。這就好比裝飾城裡面涵蓋了裝修所有的材料,大類有地板、牆地磚、石材、牆紙和整體櫥櫃、潔具衛浴設備,細小類有膩子粉、白水泥、粘膠劑、石膏粉、鐵定螺絲、管件,電線、線管、暗盒等等。在這裡,你可以更快捷的找到想要的裝修材料。

而筆記“一元化”好處是,方便攜帶,易於堅持,內容集中。在這個筆記本里,可以記錄所有關於讀書的點滴,在你需要靈感時,如果你沒能在這本寶典裡找到需要的資料,它就會提醒你,快去讀書,去豐富這本寶典,也豐富你自己。

“一元化”的五個要點:

1可以書寫任何內容,你隨手寫下的任何內容都可能成為亮點;

2按時間順序來書寫,方面日翻閱查詢;

3附上日期,這樣能發現自己的學習頻率;

4靈活運用速記或略記,可以降低記錄的繁瑣程度;

5可以粘貼,換一種記筆記的形式提高效率,同時記取原文可保、證原汁原味。

作者提到了一個著名的“蔥鮪火鍋式”筆記法:主要書摘+主觀評論。簡單來說就是一邊摘抄,一邊評論。閱讀與評論同時進行,是為了快速記錄當時的想法,因為一些突發的小靈感,如果不加以記錄,瞬間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很多人對小學的課文印象深刻,除了反覆背誦,還有一點就是反覆抄寫,記筆記,這是我們從小就用過的技能。只是後來我們把這個學習方法忘記了。而更多的人是嘗試著用拍照來記憶,這些拍下的資料,被拷在電腦裡,傳到網盤上,永久的存貯著。但是我們再次翻閱這些內容的幾率遠遠低於我們的預估。

解鎖你的讀書新姿勢

“宋代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曾經說過,“一日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二日則照鏡面可憎,三日則對人言語無味。”這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然而想讀的好書那麼多,一個人的記憶卻是有限的,如果想要加入新的記憶,就會擠走以前的記憶。

因此我們需要藉助讀書筆記,精減所佔內存,擴展容量便於記住更多內容。另一方面通過讀書筆記這把鑰匙,也能喚醒我們對一本書的記憶。

讀書筆記是你對書中的內容主動思考的產物,是你認真思考的結果。然後利用輸出去檢驗所學的知識是否內化為自己所用。

輸出活用的形式:

參加讀書會,通過向書友複述要點去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獨自閱讀書時會不求甚解,對於作者的觀點覺得理所當然,作者傳達給你什麼,你就接受什麼。而當你向別人複述時,你會以第三者的視角用批判的心態去閱讀,就不再企圖矇混過關,會認真研究,追求更深刻的理解。

展示,豆瓣,簡書,公眾號都是展示的平臺,我們閱讀完一本書,在這些平臺發佈的讀書筆記,書評,疑惑都會有讀者與你互動,他們會談一些對你文章的看法,而那些精彩優質的評論也可以是一種養分。

解決問題,這也是閱讀的最根本原因,從書裡尋找答案。而考量一本書的效用,在於它是否解決了我們實際的問題。當一本書成功的為你答疑解惑後,嚐到了甜頭的你,下次還會從書裡尋找答案。

當我們把閱讀這個過程結構化,程序化,把書,人,筆記,這三個因素固定住,當缺乏任何一個元素時,讀書這個過程便是不完整的,也不會被啟動。通過筆記與書保持緊密聯繫,深刻交流。一本書,它可能會引起你的共鳴,也可能遭到你的反對,無論是這哪一種,對於你而言,這種情感參與本身就是一次思維的鍛鍊。

當你,一點一點補充筆記時,看似沒有聯繫的內容,無形中,通過累積,慢慢產生連接,他們融會貫通,最終會搭建,擴展你知識的寬度與深度。解鎖這種讀書姿勢,並保持住,撒下的一粒一粒種子最後獲得的會是一片草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