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是的這很張譯

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是的這很張譯

張譯, 1978年2月17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男演員。

1997年至2006年服役於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2006年,主演軍事勵志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 。

2009年,主演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同年9月,主演孔笙執導的抗戰劇《生死線》 。

2010年,主演現代愛情題材電視劇《兵團歲月》。

2011年,主演年代歷史題材電視劇《鋼鐵年代》。

2012年,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北京愛情故事》。

2013年,主演都市情感劇《抹布女也有春天》;同年,主演當代都市婚姻愛情劇《辣媽正傳》。

2014年9月,主演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 ,並憑藉飾演的韓德忠一角獲得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6年9月,主演黑色幽默懸疑片《追兇者也》,並憑藉該片獲得第八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同年,主演戰爭劇《好傢伙》。

2017年6月16日,憑藉都市劇《雞毛飛上天》獲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8年2月16日,主演中國首部現代化海軍題材電影《紅海行動》全國上映,獲得36億的票房成績 。

其實張譯這些年來所演的影劇還有很多,而叮噹只挑選了一些被大部分觀眾耳熟能詳的列舉出來。縱看張譯的演藝生涯,我們會發現他的演藝初期所參演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抗戰類型的題材,其實這和張譯的自身經歷有關,從18歲到28歲,十年從集團軍到文工團的軍旅生涯造就了張譯堅強忍耐的性格。張譯從小的理想是當播音員,提到理想,我就想說其實小的時候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律師,可人生遠比電影更加精彩,陰差陽錯之下我卻當了一名設計師。誒,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永遠無法得知自己以後會走上一條什麼道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路上活得更加有意義。

言歸正傳,張譯當時就是一門心思的想要考上北京廣播學院。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種種原因張譯兩次高考均已失敗而告終,落榜後張譯很快收到了居委會發來的待業證。恰逢當年哈爾濱話劇學院招表演學習班,待業青年張譯雖然對錶演一無所知,但還是在家人的勸說下還是去了。學了半年的表演,張譯發現自己喜歡上了話劇。愛上話劇的張譯來到北京,開始了走南闖北考戲劇學院的生活。恰逢北京戰友話劇團學員班招生,於是那時的張譯如願成為了“北京話劇界”的一員 。

在學員班,張譯一直沒戲可演。好不容易輪上一次,卻因為緊張發揮得不好,首秀以失敗告終。看來演戲真的需要天賦的,而沒有天賦的只能去靠著努力勤奮來彌補了。因為張譯字寫得好看且會議記錄很快,所以領導開始培養他寫報告。除了寫會議紀要和報告,張譯還承包了單位大大小小的晚會串場詞。2000年,張譯被提幹,去政治處當幹事。正是這段經歷讓可能才讓張譯的編劇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以至於在拍戲的時候喜歡改寫一下劇本,雖然讓編劇很無奈,但是張譯確實有著紮實的編劇功底啊。2002年,張譯在部隊排練《士兵突擊》的話劇版,可能因為話劇版反響不錯,電視劇版《士兵突擊》也要開拍了,張譯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他如願參與其中,也正式開始了屬於他的演藝生涯。

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是的這很張譯

張譯其實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第一眼在熒幕中看到他可能在下一刻我們就會忘記,他沒有出眾的外表,也沒有很有辨識度的聲音,哪怕是醜都沒有特點。可想而知,他的演藝生涯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從沒戲拍到檔期不斷,從沒機會出場的配角到正牌男主角、從不被認可到被大眾熟知,認識他的導演或者演員對他的評價都是“努力、認真、高標準高要求”現如今的他兩個影帝在手,或許可以算得上成功了吧。可成功後的張譯在媒體上的露臉卻並不頻繁,他本身就是一個低調的人,他更希望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演員,希望大家提起張譯腦海中都會想出“他啊,演的確實不錯”。

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是的這很張譯

我所佩服的卻是成功前的張譯始終沒有放棄對錶演的熱愛,一直在用努力和勤奮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從當初即使演士兵突擊時卻還要到處拿著簡歷投遞卻四處碰壁到每天只吃一頓飯,從沒有安身之所只能到處借宿長達兩年到和自己相愛的女友因為現實選擇分手,這一路張譯走得太久太久,也太過心酸。人們在臺前看到的是張譯的光芒萬射,風光無限。可在我看來,張譯還是張譯,他始終沒變,在挫折面前不氣餒、不妥協、始終保持著平和淡定的心。他不是一個小鮮肉,而是一個真正的演員,一位藝術家。

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是的這很張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