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回鄉的路上

2020,我們有了一個超長的春節假期,許多人因此而體驗了坐吃山空,第一次意識到工作在生命中的份量。在那些日子裡,封村、封路摁住了我們高飛的心,飛啊飛成了多少人難以實現的夢想?

苦難終會過去!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解封、復工一波波湧動,閉關一個多月的人們似出籠的鳥四散高飛,滿懷希翼各自奔赴自已的戰場場以填充見底的口袋。但是,美好的希望遭遇了殘酷的現實。

產業工人等不到工承諾的工資補貼的發放期因成為花唄族而提桶走人。

吸納中國兩千五百萬失業人口大部分的服務業沒有迎來專家口中的報復性消費,創業者面臨虧損倒閉,從業者無所適從。

中小企業在全球疫情嚴峻的環境下,復工復產步履維艱。除必需的民生消費品和醫療用品外,一切國際需求處於停滯狀態,原來的外銷產品轉向內銷市場,而原來的內銷市場本就因人們的消極消費艱難困苦,如今再湧入外銷企業,大家的日子更難過,被逼無奈,只好減能,有的乾脆停工,老闆獨自堅守產品積壓、機械折舊、固定成本日增的空廠。從業者另覓他途,但天下似已無路可走。

有網友曾發此抱怨:呆家裡閉關了五十多天,過來工作地又隔離了十四天,好不容易上班了,可剛上兩天班公司倒閉了。或許,這種狀況在一定時間內消彌不了。

總之,中國的復工復產並不能帶動受疫情影響而停滯的世界經濟;國人超長假期裡口袋見底的恐懼壓抑了消費市場。

勒緊褲帶,捂住口袋的日子來了!

城市呆不了,回農村吧。

雖然農村也受到疫情衝擊,但衝擊力有限,因為它本身就是相對閉塞的空間,許多生產生活大多能自給自足,而且農村資源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幹好的話在農村的收穫會更大,再不濟也能讓我們度過這艱難歲月。

復工潮已過。我真不願看到回鄉潮。

如此拙見,不知有否認同?歡迎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