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大漲,瑞幸大跌,道歉有用嗎

4月6日晚,美股高開,道指開盤上漲911.96點……然而瑞幸咖啡(NASDAQ:LK)持續大跌,跌破上週四曝光營收造假的低點4.90美元,截至北京時間22:56,股價已跌逾15%,報4.6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天(4月5日),瑞幸為其在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財務造假、偽造22億元的銷售收入首次公開道歉。


看來美股對這樣敷衍的道歉並不買賬。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或許這個環節早就寫在了陸正耀操盤的資本局的腳本里,只是他沒想到自己會踩到“渾水”。


瑞幸咖啡的5個W


2014年陸正耀的神州租車上市時,就有會計專家質疑其粉飾報表,利用二手車處置業務誇大營業收入,低估短租車隊規模以抬高車隊利用率等關鍵指標,通過增加停運車輛將大量費用作為一次性支出單列,以加大其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這一次的玩兒法依然類似:瑞幸咖啡2017年成立經營虧損就達5600萬元,2018年快速擴張虧損更達16億,2019年一季度經營虧損5.27億元。儘管不斷虧損,但瑞幸在招股書披露,其獲客成本從2018年一季度的103.5元快速下降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6.9元,向市場傳遞出了一個美妙的信號:早期低價促銷,“燒錢”獲取新客戶,一旦規模上去,獲客成本降低,在門店層面就可以達到盈虧平衡。此後就能逐漸提高利潤率,最終實現盈利。


2019年11月13日,瑞幸發佈三季報。當季營收同比增長539%,環比增長69%;雖然仍有經營虧損5.91億元,但和二季度的6.9億元虧損相比,環比下降14.5%。自此,瑞幸股價開始大漲,2020年1月股價達到高點時,瑞幸更以推出“無人零售”戰略的名義進行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共融資9億美元。


如果不是“混水”發佈調查報告,瑞幸接下來的故事估計是這樣的——繼續披露“利好”,神州系股東們陸續進行大規模減持,或者將股票質押進行融資,不管誰接盤,也不管將來究竟能不能盈利,反正我已經收回成本且大賺一票了!


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是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還是美國本土企業,財務造假事件都時有發生。而瑞幸成為眾矢之的,無外乎五個W:


  • WHERE:薅別人羊毛補貼自己人,“偽正義”賺足國民同情;
  • WHAT:股價暴跌幅度超大,引發投資者、股民不滿;
  • WHY:只向錢看不計後果,足以載入史冊的“完美”資本局;
  • WHO:背後資本大佬們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不為人知的秘密;
  • WRONG:無數種賺錢方式,瑞幸偏偏選了錯誤的一種,且錯得影響深遠。

  • 事情發展到這步,雖未從法律層面蓋棺定論,但陸正耀的麻煩,從國內到國外,從團隊到投資人,從財務到法律,從瑞幸到神州系,才剛剛開始,瑞幸為中概股,甚至大部分中國企業帶來的影響也開始發酵。


    道歉,該向他們說。


    連從犯都算不上的瑞幸員工


    再看一遍渾水32000字的做空報告,我們發現瑞倖進行造假的方式,集中在以下幾點:


    1.用取餐碼跳號的方式,誇大門店訂單量;

    2.商品實際銷售單價要遠遠低於瑞幸公佈的價格,膨脹幅度為12.3%;

    3.誇大平均每筆自提訂單的商品數量;

    4.多報在分眾傳媒的廣告支出,虛增門店營業利潤。


    其中“取餐碼跳號”備受矚目的原因是報告中有以下截圖:


    道指大漲,瑞幸大跌,道歉有用嗎


    這說明製作報告的調查人員滲透到了瑞幸的店長層級,潛入了瑞幸的店長群。知道了瑞幸取餐碼主動跳號的秘密。


    其實跳號在業內是公開的秘密,但重點是調查人員怎能輕易滲透到瑞幸店長層級的內部群獲取截圖?顯然,要麼瑞幸一點不覺得這是在造假,要麼瑞幸相信所有員工都會守口如瓶。


    日前,有媒體採訪了瑞幸一家門店的副店長。他說在瑞幸最大的感受,就是公司對待員工並不是那種家的感覺。“我手下有個實習生,之前在星巴克幹過,他就直接跟我說,他覺得星巴克好,因為工作氛圍很愉快,就跟家人朋友一樣,但他來瑞幸就是來賺錢的,僅此而已。”


    “公司對員工很苛刻。比如門店有差評,是因為顧客對口味不滿意,跟門店運營沒關係,因為我們就是按照公司規定的標準,用機器做出來的咖啡,但公司還是會扣店長工資。”


    “聽到瑞幸財務造假的消息,我並沒有覺得很驚訝。我們這些最底層的員工,也就是找個地方打工,現在跟大家一塊當吃瓜群眾。公司出問題,對我們也沒什麼影響,我又不是主謀,就連從犯都算不上,而且我已經在打算離職換工作了。對我們而言,在哪都是一樣。”


    如此的企業文化,遲早都會翻車。


    會不會影響到喜茶,奈雪的茶?


    同樣是飲品,喜茶與瑞幸,一個靠賣奶茶發家,一個靠賣咖啡出名;一個很貴,一個很便宜;一個因品牌走紅吸引來了資本,一個想用資本打造品牌。


    同樣都是資本大佬在運作和助推,但兩者的成長路數截然不同,命運自然也不同。


    就在瑞幸出事之前,復工後的喜茶漲價了,身價也漲了。有消息稱,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由高瓴資本和蔻圖資本聯合領投。如若消息屬實,就意味著相比旗下產品漲的幾塊錢,喜茶身價在不到一年時間暴漲了近70億元。


    早在2017年,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喜茶從創業到現在,沒有開過虧錢的店,拿到第一筆融資之時,喜茶已經有了50家店,並且都是用自有資金進行開店”。這是喜茶跟瑞幸最大的區別,也是資本擠破頭也想進來的原因之一。


    相比瑞幸,喜茶腳踏實地做產品,做品牌,有序不紊地跑馬圈地,看似進度緩慢但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然而,瑞幸造假風波,會不會讓喜茶、奈雪的茶也受到影響?據傳,奈雪的差在計劃年內赴美上市,估值會不會大打折扣?國際資本市場對中概股業績的真實性,還有沒有信心?這一事件會不會成為美國監管機構打壓中概股和限制中資企業進行美元融資的藉口?


    親手抹殺了這份信任


    羞愧、痛心、自責,這是陸正耀的致歉語。但此時的致歉,無比蒼白。


    中國概念股在美國上市20年多來,財務造假的風波時有發生。2011年、2012年時情況非常嚴重,喪失了市場信任,一度整個中國概念股都灰頭土臉,無法IPO。直到2013年5月兩國監管機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監管開始發揮效力,會計事務所的審查也發揮了作用,市場才重建信心。此後京東、阿里巴巴等陸續上市,受到美國投資者的歡迎。


    僅僅成立18個月的瑞幸能在美國順利上市,其中也有前人栽樹之功。


    信任的建立本就艱難。現在,瑞幸親手抹殺了這份信任。


    當信任危機再度降臨,未來1-2年,那些尋求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憑什麼讓投資者信任?結果很可能是:


    1. 發行股票時沒有人要;
    2. 有人願意要,但是以極大的折價來認購。


    美國對造假公司追責嚴厲,以瑞幸一月最高市值與近期市值的差額來估算,所面臨的投資者集體訴訟索賠額或將超過百億美元,相關責任人甚至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就是瑞幸咖啡,贏了過去,輸了今天,坑了別人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