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違建 北京展覽路街道開拆40年前“地震棚”

40多年前臨時建設的地震棚等臨時建築,由於各種原因一直使用至今,既影響環境又存在各種安全隱患。4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西城區展覽路街道瞭解到,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對南營房社區的城中村違建進行清理整治。

清理違建 北京展覽路街道開拆40年前“地震棚”

4月6日上午,展覽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劉耀雍緊急調動城管隊、派出所、房管所、住保辦等多部門,在南營房百姓生活服務中心內成立街道愛國衛生環境綜合治理組,正式拉開對南營房1至24棟簡易樓區域的整治序幕。

南營房1至24棟簡易樓區域是隱蔽在核心區中的“城中村”,存留了許多1976年以來搭建的“地震棚”,一直是拆違工作的難點。

據悉,該區域存在大量違法租住現象,且簡易樓和違建區域各種管線老化、居住密集、人物混居現象嚴重,給防疫和安全都帶來巨大隱患。周邊居民屢次撥打12345反映相關問題。

在此次疫情防控的過程中,社區實行封閉管理,對該區域違規、違建非法出租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最終確定了“三步走”作戰計劃,即第一步打通生命安全通道,拆除佔用公共通道的儲物棚、小倉庫。第二步拆除出租、空置違建,助力疫情防控。第三步依託相關政策保障,逐步清零違建。

清理違建 北京展覽路街道開拆40年前“地震棚”

從5月1日起,主要整治“自住型”歷史違建,對困難家庭提供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指導,為其尋找解決出口。

目前“第一步”已順利完成,拆除違建34處,面積達300餘平方米。第二步從4月7日已經啟動,將對出租以及長期空置的違建房屋進行集中拆除,共涉及31處(1209平方米)。對於一直想要“申辯”自住的違法建設搭建人可到“愛國衛生環境綜合治理”指揮部進行登記,提交書面情況材料,通過面談最終由城管隊作出建築物認定。將本著“應拆盡拆”的原則,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如果第二步推進順利,預計綜合治理工作將持續兩個多月。整治之後,將還給居民一個清潔整齊的居住環境,消除各種治安和衛生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