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拒信定義你的人生

每年錄取結果出來的時候,學生和家長總忍不住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招生官沒有錄取我?我這麼努力地備考、做活動,寫文書,每一天都規劃得滿滿當當,每一天都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為什麼還是沒能被錄取?因為招生官是有『判斷失誤』的時候,因為命運也許給你安排了更好的路。

別讓拒信定義你的人生

我們先看一個名人事例

1950年的春天,沃倫巴菲特才剛好20歲。他雄心勃勃,渴望著成為“富有到不可思議的人”。他的確有這樣的資本:他自中學階段就展露商業天賦,在年僅16歲時就賺了530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50萬美元)。

然而他對自己有更遠大的目標,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決定申請哈佛商學院的MBA課程。用巴菲特的話說,“哈佛商學院是商界巨頭和政界精英們的俱樂部”,而他也和渴望成為這個俱樂部的一員,享用哈佛商學院給他帶來的名譽,地位和社交關係。

彼時的巴菲特,已經對投資股票頗有心得。他從1年多之前開始閱讀“聰明的投資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價值投資天父級人物本傑明-格萊厄姆所著),加之他先天的商業稟賦,他已經成了一個“隨時可以用他的投資知識把聽眾陷入一種崇敬和震撼的狀態”的年輕人了。

所以,當他從他坐火車從老家Omaha趕往芝加哥前去和哈佛商學院校友面試時,沃倫信心滿滿,志在必得。

在面對比他大許多的哈佛商學院校友施羅德時,沃倫表現穩定。他覺得他“拿下”了,並在信中告訴朋友,“來哈佛商學院找我吧”。結果呢,大家都知道了,他被拒絕了。據說這是哈佛商學院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招生失誤。

但負責面試的HBS校友施羅德覺得他並沒有錯—“沃倫一心想著股票,也滿口都是投資,但哈佛商學院的使命是培養領導者,那些能改變世界的領導者”。施羅德認為,一心想著賺錢的股票投資者怎麼可能改變世界?

而備受傷害的沃倫轉投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並在那裡找到了他的一生最愛—價值投資大師本傑明格萊厄姆。而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的這段經歷,奠定了他終生的投資哲學。我們不知道,如果當時哈佛商學院錄取了他,他還會不會是今天我們知道的這個巴菲特?

這故事聽上去和喬布斯的“生活會把過去的點用線連起來”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巴菲特的故事還集中展示出了美國頂尖名校在招生過程中的隨機性。

很多時候,一個申請學生錄不錄取,完全看合不合適,而這又完全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味,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心情之下,也有截然不同的品味。所以,美國大學的招生過程其實是相當隨機的。這種隨機性,足以將兩個不相上下的年輕人送到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軌道上去。

從哈佛大學招生辦公室內部我們可以看出,除了這種隨機性,更嚴重的是招生人員本身的侷限性。在美國大學裡,負責招生的人員屬於工作人員(staff),和大學裡負責教書和科研的人(professor & researcher)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絕大部分教授都是終生教職,收入和地位都很高。而招生官多是大學的普通僱員,他們收入要低很多,也不是永久性職位,他們會有『判斷失誤』,拒絕錯了人的時候。

引用弗吉尼亞大學招生官的話--我的確會判斷失誤

『是的,我的確會判斷失誤。有時候,我拒絕了一些學生的申請,然後事後回來重新看他們的申請材料,我又不禁感嘆:‘我那時到底在想些什麼!’』

任何一名招生官都會為拒絕或接受某個學生的決定找到的理由。有時候,他們複核自己看過的申請材料,也會覺得自己對之前某篇文書過於挑剔,或者對某個學術項目、標化成績陷入過度的主觀判斷。因為在申請季,招生官的工作負荷和壓力其實超乎想象,甚至趕超在金融行業裡沒日沒夜工作的那些人。但是重點是,拿到的報酬卻是有天壤之別。然而,每一位招生人員都在盡他們最大努力保證審核的標準前後一致、結果合理。儘管如此,招生官們有時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曾認為的他們的正確無比的錄取決定其實並不那麼“正確”。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招生官也只是不完美的人類中的一群人。而相比國內現在泛濫的前名校招生官團隊,某某名校前招生官,中國的學生和家長在過分追求外部因素對孩子的幫助的同時,往往忘記了孩子本身才是制勝的關鍵。普林斯頓招生官曾這樣說過:“我常為無法給予學生錄取資格而感到愧疚,畢竟錄取名額總是有限的。無論這些學生是否被我所在的大學錄取,我都非常樂於聽到他們的成功故事。學生們處理失望情緒的方式,標誌著他們的人格。而世界上有如此多美好的學校,孕育著不同人美好的生活以及就業前景。因此每個學生都有適合他們的學校,我只希望與我有過接觸的任何一位學生都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與招生官的決定直接掛鉤。”

拿到夢校的錄取,固然值得開心祝賀;但被拒絕了,也請不要自卑,不要自暴自棄,也許命運給你安排了更好的路。無論申請結果如何,你都應該感謝一下了不起的自己和為你辛勤付出所有的父母!

別讓拒信定義你的人生

別讓拒信定義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