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軟件測試的目的是最大化的提高產品質量,從哪些方面去提高呢?這就是軟件質量模型。

ISO9126規定的軟件質量模型,共包含6大特性,27個子特性,這些特性就是軟件質量標準的核心,為軟件提供了質量標準。

今天會從專業角度、通俗角度給大家逐個講解,讓大家輕鬆愉快的掌握質量模型

質量模型概述

首先我們看下面的圖,這裡就是質量模型的6個特性,27個子特性。

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1、功能性(Functionality)

軟件首先要實現用戶的功能,包含隱含需求(功能性)

  1. 首先要確定有沒有客戶需要的功能(適用性)

  2. 其後要看這些功能是否正確,能否進行使用(準確性)

  3. 正確實現功能後,要確保功能與其他系統的集成正確性(互操作性)

  4. 我們還要保證系統、信息、數據的隱私、安全(安全性)

  5. 最後我們要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以及功能相關的標準規定(功能性的順從性)

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2、可靠性(Reliability)

軟件提供正確的功能後,我們要保證產品承受異常的能力(可靠性)

  1. 軟件首先要容忍內部錯誤(成熟性)

  2. 其次要包容外部錯誤,且能在出現故障後自動處理(容錯性)

  3. 如果故障不可避免發生後,必須要有快速恢復的能力,且不能對數據造成影響(可恢復性)

  4. 容錯的標準,我們需要遵循可靠性相關的標準(可靠性的順從性)

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3、易用性(Usability)

軟件能用,能承受異常後,已經算是不錯的軟件了。之後,我們要讓產品易懂、易學、易用、漂亮好看(易用性)

  1. 首先軟件能讓人很快的清楚,需要在何時何地使用(易理解性)

  2. 之後,我們要能快速的去學習掌握他(易學性)

  3. 在使用它的過程中,要保證操作流程,容易控制(可操作性)

  4. 如果軟件一下能吸引到你的眼球,豈不美哉(吸引性)

  5. 最後,我們要遵循易用性相關的標準(易用性的依從性)

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4、效率(Efficiency)

用戶使用起來很方便後,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效率)

  1. 首先,我們時間肯定越短越好(時間特性)

  2. 時間滿足後,我們希望產品對硬件造成的負載最低,用最低的配置幹最好的事情(資源利用率)

  3. 並遵循性能相關的標準(效率的依從性)

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5、可維護性(Maintainability)

軟件很完美了,但是出現缺陷後,我們能否快速處理呢(可維護性)

  1. 首先是分析問題,要儘快找出原因(可分析性)

  2. 找出問題後,快速修改問題(可修改性)

  3. 修改完,引起不可控的問題可就麻煩大了(穩定性)

  4. 修改完後,能夠快速的測試並確認沒有問題(可測試性)

  5. 什麼的錯誤才算bug呢,哪些錯誤必須修改呢,這些便是一些規則(可維護性的依從性)

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6、可移植性(Portability)

軟件十分完美了,我們要快速的推廣使用,讓更多的人去使用它(可移植性)

  1. 每個用戶的硬件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兼容適應不同的平臺(適應性)

  2. 如果用戶總是安裝出現問題,估計他也不會用了,最好是傻瓜式的安裝(可安裝性)

  3. 用戶使用時,會同時使用其他各種軟件,大家一定要和睦共處哦(共存性)

  4. 軟件在升級時要方便不出現問題,當然有競爭產品時,自己的軟件更要升級進步哦(易替換性)

  5. 最後,我們也要遵循可移植性相關的標準和規定(可移植性)

通過專業、通俗兩種角度去講解軟件質量模型,易學易懂漂亮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