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艾窩窩是老北京十三絕之一,是用江米制作的清真風味小吃,它色澤雪白,形如球狀,質地粘軟,口味香甜,光靠外觀就很容易吸引人們去品嚐它。至今在北京民間還流行著關於艾窩窩的一首民謠:“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多好聽,衝這民謠,也要嚐嚐艾窩窩,而且你還可以自己做出漂亮又好吃的艾窩窩。

食材:江米500克,白麵200克,熟白芝麻90克,綿白糖25克,香油25克,熟核桃仁40克,山楂糕一小塊。

步驟:

1. 江米用清水泡至少4小時。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2. 泡好的江米不要水,只把江米倒在蒸鍋的屜布上,白麵放碗中蓋保鮮膜,一同蒸。大火上汽先蒸15分鐘。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3. 在蒸江米和白麵的時候我們來做餡料,白芝麻用擀麵杖擀成芝麻蓉,核桃仁切碎和芝麻蓉放一起,裝飾用山楂糕切小丁。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4. 這時蒸鍋差不得也蒸了15分鐘了,調小火,先把上屜的白麵取出來放一旁備用。

5. 準備一小盆水,把江米用屜布兜出來,攥著屜布邊緣把江米在小盆的水裡來回蘸,讓江米充分吸收水份,再次放回蒸鍋轉大火蒸15分鐘,這回蒸好江米會比較軟,可以連屜布一起放一個小盆裡蒸。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6. 利用這15分鐘,我們先處理白麵,蒸好的白麵會結塊兒,把它倒在案板上擀開,擀成粉面兒。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7. 取一點白麵放在之前擀好的芝麻蓉裡,倒入白糖,拌勻。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8. 隨後倒入香油,再次拌勻,我們的艾窩窩餡料就做好了。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9. 等江米蒸好後放涼到可以用手拿,把江米隔著屜布放在案板上來回揉搓,要揉搓到米粒幾乎都碎了黏在一起,成為米泥。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10.把白麵鋪在案板上,江米泥放在白麵上揉成長條,讓江米泥表面都沾上白麵。然後把江米泥切成大概25克左右的小塊。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11.手上抹上白麵,取一小塊江米泥,用手按壓成圓片。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12.盛一小勺芝麻餡料放在圓片中,慢慢收口,揉圓,擺在盤中。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13.最後用山楂糕小丁按在江米球中間,艾窩窩就做好了。

老北京小吃: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在家也能品嚐到。


注:1.江米蒸熟揉搓要到位,只有揉搓成米泥,吃的時候才不會像吃江米飯一樣黏糊糊,而是很有嚼頭。

配合下方瞭解更多我做艾窩窩的視頻能更直觀的知道每個步驟做到什麼程度。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