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生:這樣教育孩子你一定會後悔

急診科醫生:這樣教育孩子你一定會後悔

1

最近在追急診科醫生這部劇。劇裡面有一位小病人讓我印象深刻。

女孩因為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被媽媽罵了兩句,打了一耳光。可能話說的有點重,女孩的性子也要強些。正好看到她爸爸放在屋子門口的“百草枯”,便拿起來喝了兩口。

等家裡人發現之後趕緊把她送到衛生院洗了胃。由於小醫院醫療設備不齊全,馬上轉到了急診科進行搶救。急診科醫生詢問病情後得知孩子喝了兩大口農藥,相當於50克,馬上安排洗胃。這個時候孩子的母親一再強調她們已經洗過胃了,在母親眼裡只要洗過胃她的女兒就應該沒事了。

然而百草枯是劇毒農藥,攝入一點點就會造成全身多器官衰竭,尤其是會造成肺纖維化。醫生又安排了血液灌流。

醫生把孩子父母叫過來,跟他們說了孩子的嚴重情況。孩子媽媽顯然接受不了,捶胸頓足,情緒幾乎失控。不僅不能原諒自己還埋怨孩子的父親。醫生除了同情之外也沒什麼辦法。

一次考試失敗不要僅,女孩卻因為媽媽的責罵,選擇了輕生。

最後經過治療的女孩雖然看起來能吃能喝,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但是因為毒素擴散到全身已經導致多個器官功能衰竭。

醫生告訴女孩的媽媽她已經出現器官衰竭的症狀,回天乏術。讓他們在最後的時間裡儘可能讓女孩開心。

女孩不知道這些,她還想盡早出院回學校上課,她還有很多作業沒有做完。

不知道女孩的父母聽到了這些話是多麼的悔不當初。

目送著女孩一家離開醫院,醫生對女孩的遭遇都感到惋惜,然而女孩父母的無知卻讓人憤怒。

2

這個媽媽也曾經對醫生說過:“如果早知道這個孩子這麼想不開,我當時怎麼也不會說她。學習好不好也不所謂了,只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強。”

她終於明白了這個最樸素的道理,但卻是以女兒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其實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但他們心裡最真實的願望也只是希望孩子能夠生活的幸福而已。

只是在教育制度和生活壓力面前,很多家長已經看不到了自己真實的內心。

很多孩子在週末都奔波在各個輔導班之間。只要考試成績不理想在父母眼裡就變得一無是處了。

如果一個學習成績好又會唱歌跳舞畫畫,那麼這個孩子就是優秀的。在成績面前其它的特產都是錦上添花。而如果一個孩子只會唱歌跳舞畫畫,學習成績卻不好,那麼這些特長在老師家長看來可能就是不務正業。

我們的學校和家長因為過分注重考試成績,不知道傷害了多少孩子幼小的心靈。

3

有人說,一想到當父母不用考試和培訓,就覺得毛骨悚然。

伏爾泰說: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某重點中學男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父母打罵後跳樓自殺。

遺書中說他已經很努力的學習,但是別人也再努力,所以他無論怎麼努力只要成績不提高,父母就看不到他的努力。孩子說他活得太辛苦了,在家裡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永遠只是指責和打罵。他們只想要一個成績好會考試的孩子。希望來世再也不要和父母相見。

可以想象到這個孩子的父母是怎樣的傷心欲絕。他們怎會知道在孩子的眼裡,原來根本體會不到愛。這個孩子又是在怎樣絕望的心情下,才選擇了這麼決絕的方式!他們的後半生也終將在悔恨中度過。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數能體現孩子的能力,但絕不是全部。

是什麼讓我們開始本末倒置,一心只追求高分和好的名次,而忽視了孩子內心的健康?有誰問過我們的孩子快樂嗎?因為有了考試分數這種東西,教育變成了毫無意義的填鴨式灌輸。

三毛曾在她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那個讓她心裡充滿恐懼的數學老師。如果不是有開明的父母和她樂觀的性格。也許那個能夠妙筆生花給我們帶來很多精神享受的女子早就不存在了。

我們不能指責那個數學老師是多麼的壞,在那個年代他只是千萬老師中的一個。恰好三毛的筆很會寫,所以他的行為被大家所知道。

往好了想也許他只是不喜歡三毛這個數學不好的學生,或者真的是“怒其不爭”吧。所以對三毛嚴格要求。但是他真的導致了幼年三毛的世界觀完全崩塌也是事實。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張百分的數學試卷。

李嘉誠在教育孩子時說: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如果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不健康了,再高的分數由有什麼用呢?

4

為了這種悲劇不再發生,我們家長要如何做呢?

1正確看待考試成績

無論孩子考試成績如何,最要努力了並且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就不要過分責罵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優秀的,希望被人認可孩子也一樣。如果能夠做的更好的話他們也會開心的。

2如果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依然沒有起色,家長要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

家長要做的不是一味指責或者翻老帳。這樣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讓對學習更加的牴觸。班裡成績最好的那個孩子也許他的媽媽就是大學教授。你羨慕別人家孩子成績好沒看到父母總是陪伴他在燈下夜讀。

這些你都看不到,就只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如別人。望子成龍沒有錯,但要注重方法。

3多觀察孩子的心理,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比成績更重要。如果孩子真的不是讀書的料,家長也要接受這一點。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就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孩子身體健康,三觀正確。無論將來做什麼都不會太差的。

孩子經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弱者,父母是他們唯一的依靠。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憤怒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