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情懷,可從這滿屏的非遺去感受

在張藝謀的電影中,琴棋書畫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還有其它的民間小玩意也頗受張藝謀的喜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張藝謀作品中的非遺。

張藝謀的情懷,可從這滿屏的非遺去感受

2018年的《影》讓觀眾置身在水墨畫中,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電影主題曲還是電影中孫儷演奏的音樂都含有古琴的因素。古琴到現在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它也隨著歷史譜寫著一個個悽婉的故事。

在張藝謀電影裡琴棋書畫、京劇雜耍、功夫武俠、鼓瑟琵琶永遠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張藝謀在電影中,為中國傳統文化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張藝謀的情懷,可從這滿屏的非遺去感受

1988年,張藝謀憑藉自己首部執導的電影《紅高粱》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而在這部電影中,非遺可謂是隨從可見,首先是三十隻嗩吶、四隻笙加一架中國大箭鼓,喜慶的把"鞏俐"給嫁出去,這也是中國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影片中“豫劇”、“茂腔”、“秦腔”、等一眾民間音樂,不僅跟隨了電影主題,也讓觀眾瞭解了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

張藝謀的情懷,可從這滿屏的非遺去感受

電影中所採用的高密茂腔是流行於膠東半島地區的地方劇種之一。它是由民間演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現在多受其它劇種的影響,在發展中慢慢完善。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京劇更是國粹,它以北京為中心,融合中國其它傳統戲劇的特色,綻放屬於自己的魅力。京劇的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

張藝謀的情懷,可從這滿屏的非遺去感受

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電影中,梨園藝人出身的三姨太在古老宅院中慢慢起舞,好似在訴說內心的苦悶。京劇裡的經典唱腔伴著影片的調子、更加渲染了悲涼的氣氛。把觀眾帶到三姨太的內心世界之中,或許這就是它的魅力。

在電影或者《活著》中,巧借皮影戲,突出電影情感,電影中的老腔也讓人感到驚喜,老腔是中國最古老的音樂之一,它從西漢走來,到現在已經差不多有兩千年了,老腔位於黃河、渭河、洛河交匯處,它在這裡起源和發展。

張藝謀的情懷,可從這滿屏的非遺去感受

張藝謀在電影上喜歡非遺,在舞臺上更是把非遺文化展現得淋漓精緻。就拿他最近執導的“系列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將科技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譜寫新的篇章。

張藝謀的情懷,可從這滿屏的非遺去感受

就拿這段舞蹈來說,舞蹈動作就具有很多傳統的的動作。這位演員也很厲害,他就是非遺文化京劇裘派正統傳承人——裘繼戎。

這次表演的音樂《織機. 精靈》也很有特色,在科技感十足的舞臺上融合了南京雲錦的特點,美輪美奐。

在張藝謀導演的作品中還出現了哪些非遺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