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盛世強,危言多,居安思危是也

研究李白杜甫,讀盛唐的詩歌,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從開元盛世上溯到貞觀之治,國家強盛,人盡其才,思想相對寬鬆自由的時代,文學和文化繁盛的同時,寫文章發牢騷,講問題的現象也更多。

以至於如果撇開時代去讀這些作品,還以為作家處在一個暗無天日,不可救藥的時代。比如讀杜甫的三吏三別還有兵車行這些作品,是在自己很小的時候,當時對杜甫所處的時代深表同情,對老百姓的悲慘遭遇感到非常的惋惜。

後來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又把這些錯誤歸結於安史之亂。後來稍微研究一下才發現,這些作品很多寫於安史之亂以前,而且作品發生背景的一些戰爭都是對國家民族有利的,武皇開邊實際上是出征雲南,從現在來看,就是維護國家統一,防止分裂!

相反,真正的亂世,卻是不讓說話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才是亂世所為,話都不讓說了,文章自然是不能寫了。

問題無論盛世還是亂世都有,只不過是多和少,突出和不突出而已!

盛世讓說讓寫,而亂世不讓說更不讓寫,所以盛世的問題顯得比亂世更多!

沒有平臺,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呢,沒有生命的活力和才華,怎有平臺安放的沃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