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筆塔,建成後不久,科舉考試連續高中兩進士

惠州是歷史名城,到惠州旅遊,除了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品味一下惠州久遠深邃的人文歷史,也是人們常說的行萬里路,勝讀十年書。

大家對的惠州的印象多是西湖、高榜山,畢竟惠州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稱,其實惠州的塔也是一個值得欣賞的風景,它不僅只有觀賞價值,還有它的歷史內涵。據有關資料記載,惠州市區歷史上有四塔,分別是西湖西山的泗洲塔,下角的文昌塔,橋西東城的文筆塔,還有在萬壽山的萬壽塔,萬壽塔已不復存在。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筆塔,建成後不久,科舉考試連續高中兩進士

圖為惠州西湖西山上的泗洲塔

其中的文筆塔比較少人關注,只因塔就建在合江樓旁。合江樓位於東江、西枝江的交匯處,高大雄偉,歷來是名人墨客喜歡的場所。如果從旅遊觀景的角度看,文筆塔不高,立在此地,只能作為陪襯,很難招人注目的感覺,不過,文筆塔也是很有歷史故事的一座塔。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筆塔,建成後不久,科舉考試連續高中兩進士

圖為惠州合江樓旁的文筆塔

據說惠州在宋、明兩朝人才輩出,清朝後文運卻一直不興,在科舉制度的時代,選人任用需經科舉考試,而到了清朝,特別是在咸豐、同治年間,當地的讀書人基本與進士無緣。為此,人們集資在郡城之西,興建倉頡廟,郡城之東興建文筆塔,並將文筆塔下面的一條小巷起名為青雲路,祈求紫氣東來,振興文運,使讀書人能沿著青雲路青雲直上。不知是巧合還是風水上的作用,文筆塔建好後,果然在光緒十六年和十八年,郡人李綺青和江逢辰連續高中進士。

資料:李綺青,字漢珍,又字漢父,號倦齋老人,惠陽縣城,今惠州城區橋東人,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進士。

江逢辰,字雨人,又字孝通,號密庵。歸善縣(今惠城區)人。光緒十一年(1885)中舉,光緒十八年中進士。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筆塔,建成後不久,科舉考試連續高中兩進士

圖為惠州東江河與西枝江交匯處的合江樓

文筆塔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與現在僅存的一段明代古城牆相鄰,為樓閣式,五層磚塔,正八邊形,高約20.29米。

文筆塔位於橋西區東城,即在惠州府城明代古城牆上,古稱文筆,無塔字,取名文筆,古時塔旁邊有座惠州府學宮,起名可能與此有關。我囯自明代起,各地彷彿塔形式建有不少文筆塔、文星塔、文昌塔等,塔內供奉魁星、文昌帝君之類神像,希望保佑讀書人功成名就,青雲直上。惠州文筆塔的建立,反映了郡人先賢振邦興文的意願,至今惠州府學宮已圮塌,僅文筆塔獨存。

惠州有座清代的文筆塔,建成後不久,科舉考試連續高中兩進士

圖為惠州下角的文昌塔

惠州歷來有崇文的之風,而今矗立在高榜山上的掛榜閣,閣內就有萬代師表的孔子像,每逢高考前,很多人都喜歡登上高榜山,到掛榜閣孔子像面前,祈求觀取得好成績,以滿足對讀書進步的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