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1億多股,25歲董事長女兒拒絕“接班”?你可能想簡單了

年輕!任性?

河南上市公司通達股份11月3日晚上的一則公告被傳開後,讓很多看瓜群眾感覺要啃N個檸檬補補。

放棄1億多股,25歲董事長女兒拒絕“接班”?你可能想簡單了

故事是這樣的:10月27日,通達股份老闆史萬福通過表決權委託的方式,將自己持有的約1.09億股對應的表決權及投票權,全部委託給了自己的閨女史夢曉。他女兒也答應了,雙方簽了正式協議,10月29日還通過權威渠道正式發佈。然而,沒過幾天,就又出來正式公告,對股民和大眾廣而告之,大意是女兒反悔,不幹了。

根據公告信息顯示,這位史姑娘出生於1994年,25歲的她今年8月研究生畢業於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方向為金融學。她認為自己朝金融、類金融方向發展更好,而通達股份主要是賣電線電纜的實業公司。跟家裡人商量了一番,還是打算幹本行,不接班。

鬧這樣一出,儼然就是甩小孩子脾氣,如同兒戲。

不過,經查閱一下通達公司最近的信息,發現事情可能不是這麼簡單。

丈夫“裸辭”

如果說這史姑娘看似任性,那她父親更“任性”。就這時候,公司還有一個新聞也是引人關注。

放棄1億多股,25歲董事長女兒拒絕“接班”?你可能想簡單了

10月28日,通達股份公告顯示,史萬福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以及董事會下轄各專業委員會相應職務。辭職後,史萬福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據介紹,史萬福出生於1965年,今年54歲,還沒有到退休的年紀,如今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是怎樣的果斷與決絕,這也引起了一些投資了這家公司股票的投資者的不安。

根據通達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史萬福和他的老婆馬紅菊是公司的主要發起人,可以說算是一家典型的“夫妻檔”公司。

就在史萬福辭職的同時,馬紅菊被當選為公司的董事長,老婆接過了丈夫的位子。同時,他倆還有一個兒子叫史家寶,今年還沒滿23歲。史公子去年12月起就進了通達股份工作,從事企業管理改善、企業推廣及員工招聘等工作;今年6月,史家寶當選為通達股份董事,10月28日,他又當選上了公司副董事長。

女主上位

“夫妻檔公司”、“家族企業”是存在其弊端的。就在史老闆“裸辭”前夕,另一家曾經的“夫妻檔”企業可是鬧得滿地雞毛,那就是噹噹的李國慶和俞渝。雙方互爆黑料,不僅家醜外揚,更儼然已經反目成仇。

這樣說來,史萬福算是“激流勇退”。而通過現有的信息顯示,馬紅菊應該也是一名能幹的“女強人”。

放棄1億多股,25歲董事長女兒拒絕“接班”?你可能想簡單了

他們曾經一路共患難,艱苦創業。馬紅菊在一次演講中介紹,最初“起點很低”,她和老公賣過電影票,賣過冰棍,賣過五香粉。1987年,在宅基地地下室辦起了電線加工廠,純屬小作坊。

她訴說創業之苦,當年自己儼然是一個“全能的人”:既要照顧好一家人包括廠裡僅有的幾個工人的飲食起居,還要伺候好相繼癱瘓在床的公公婆婆;又得當好剛創立的小廠子的財務、質檢、物流,甚至是生產工人(特殊時期沒人幹活,自己就頂上去了)!因為過度勞累,體力得不到恢復,用嗓過度,嗓子經常啞掉,一啞一個月,反反覆覆。

管理分歧

如今通達的電纜已經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初的辛苦獲得了回報。不過創業難,守業更難。家大業大,錢多了,想法多了,分歧也來了。

“如果將來我的孩子要開夫妻店,我肯定不會支持。”對於夫妻店模式,馬紅菊接受大河報採訪時態度堅決。除了工作和家庭將不分,理念分歧更為惱人。從馬紅菊的話語裡,可以明顯感受到。她直言,“這世界上又不存在思維完全重合的兩個人,一旦在工作上有不同意見,分歧和情緒難免會帶到家庭當中,影響夫妻兩個人的感情。所以夫妻店到最後,肯定是有一個人要先離開。”

放棄1億多股,25歲董事長女兒拒絕“接班”?你可能想簡單了

2011年3月,通達股份正式登陸深交所。對於發展道路,是保守戰略繼續堅持原來領地,還是走資本運作之路,步子邁得大點?馬紅菊相比老公顯然更為大膽,而丈夫“執著”的個性,打江山時是優點,如今卻變成“偏執”、“難說服”的缺點。夫妻之間的經營理念出現偏差,“對新事物領會的速度會慢,比如對資本市場的理解,他就沒有我快和深入。再加上他性格太保守,因此對併購始終不太熱衷。”馬紅菊這番表態,已經說明雙方難以調和,如果雙方都不妥協,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

據統計,史萬福夫妻合計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32.48%,史萬福直接持有通達股份股票1.09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4.52%,明顯佔大頭。這樣一看,如果史萬福把自己的股份全部委託給了女兒,那相當於還是由女兒掌握了主要的話語權。已經上位“掌舵”的馬紅菊顯然是權力越集中越好。

她在演講中曾表示,對女兒感到虧欠,創業之初“每天繁雜的事務使我根本無暇顧及剛剛一兩歲的大女兒,不得不狠心把她送到全託的寄宿學校”,經常急匆匆地最後一個趕到學校,“接走滿眼淚花的姑娘”。她表示,直到現在,和老公還一直很內疚,感覺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大女兒。

如此看來,她充滿溫情,不過,她顯然也是一個理性的人,面對企業控制權,她不會輕易放手,畢竟她認為公司管理很重要,“很多企業並不是死在戰略上,也不是死在營銷上,更不是死在技術上,而是死在經營管理上,很多東西不匹配,沒有做好全方位的佈局”。她應該會覺得,女兒不具備掌控能力。

從來,女隨爸、子隨母。史夢曉的選擇顯然不算輕率,畢竟有個強勢有主見的母親掌權,另有弟弟先入局,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是很難發揮核心作用的,還不如高風亮節地退出,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也少聽點“大樹底下乘涼”閒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