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需要時“一窩蜂”,不需要時“一刀切”,更應制定長遠策略

據外國媒體《每日記錄報》報道,蘇格蘭華裔小將萊昂-瓊斯希望能夠得到中國足協的歸化而前往中超踢球,這名華裔小將還表示為自己有一半中國血統感到驕傲。據瞭解,瓊斯出生於1998年,場上位置為中後衛,曾入選過蘇格蘭U15和U16代表隊。瓊斯的母親為中國香港人,所以瓊斯也屬於三代以內血緣歸化球員,由於沒有正式比賽的經歷,完全符合足協的歸化政策。

歸化|需要時“一窩蜂”,不需要時“一刀切”,更應制定長遠策略

不知怎麼的,這些所謂的華裔年輕球員自然而然地與足協扯上了關係,這位蘇格蘭的華裔小將更是表示足協一直都有與其保持聯繫,甚至表示了想要到中超踢球的願望。然而,在傳出中超有意歸化多名華裔小將之後,有消息人士透露足協已經停止了一切歸化行動,也就是說對於歸化政策一刀切,今後再也不會進行歸化。有可能高拉特等一批歸化球員將成為中國足球的歷史。

歸化|需要時“一窩蜂”,不需要時“一刀切”,更應制定長遠策略

在上一任足協班子的時候,歸化政策被慢慢地提上了議程,特別是在2019賽季開始之初,足協更是鼓勵有條件的俱樂部嘗試歸化,所以才有李可、侯永永等華裔球員現身中超賽場。緊接著,足協歸化政策繼續放寬,多名非華裔球員也都相繼被歸化,但是出現了德爾加多這樣的歸化無用的球員。中國足協的歸化政策一直爭議不斷,特別是對於無血緣的歸化,更是討論的重點,以至於足協在2020賽季休賽期出臺了相關的歸化政策。

歸化|需要時“一窩蜂”,不需要時“一刀切”,更應制定長遠策略

其實,歸化政策在全世界都被廣泛使用,甚至世界盃冠軍法國隊也都是歸化政策的受益者,中國足球不是第一個歸化的,更不會是最後一個歸化的,所以,足協擔憂的輿論方面的問題,真的沒什麼必要。甚至國足世預賽的對手菲律賓隊近期連續歸化了11人,想要和國足一爭高下。在領導同意的時候,國足歸化可以用一窩蜂來形容,不管合適不合適,能不能用,都先歸化了再說。等到足協換屆了,領到的思路有變化了,歸化政策也就被一刀切,全部被叫停。

歸化|需要時“一窩蜂”,不需要時“一刀切”,更應制定長遠策略

足協對於歸化政策的調整可以理解,但是一刀切絕對是錯誤的,中國足球需要歸化球員的加入,畢竟我們自己搞職業化這麼多年了,也沒見到有什麼起色,不如多嘗試一下,或許歸化球員能夠幫助我們。我既不同意一窩蜂,更不同意一刀切,國足的歸化更是有長遠的策略,比如我們最缺中場和鋒線球員,可以在這兩個位置歸化。只要有實力的,能代表國足出場的,為什麼不歸化呢?

歸化|需要時“一窩蜂”,不需要時“一刀切”,更應制定長遠策略

甚至,我們一直的對手日本男足也曾走過歸化的道路,也都使用歸巴西籍的歸化球員,等到他們的足球水平提升了,歸化球員也自然不見身影。對於歸化,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不同,但唯一相同的都是希望歸化一些高水平的球員來幫助自己,這一點,足協是需要明白的,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再搞20年,中國足球的水平依舊是這樣,甚至會被一些曾經的對手超越。至於歸化還繼續與否,足協真的需要好好研究討論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