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總“馬虎”,測測這兩張圖就明白了!

“本來都會的題,結果總是因為考試馬虎,丟一些不該丟的分。”

“這孩子總是不認真,經常不按題目要求答,結果會的題做錯了。”

“要不是馬虎,就能答滿分,平時做總對,考試就錯。”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抱怨。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的題總是做錯呢?是馬虎,還是練習不夠?

有趣的認知實驗

孩子考試總“馬虎”,測測這兩張圖就明白了!

花瓶—面孔效應

看到這幅圖,你是最先看到的杯子,還是人臉?

孩子考試總“馬虎”,測測這兩張圖就明白了!

錯覺輪廓

看這幅圖,你能立刻看到中間無邊框的三角形嗎?

通過花瓶—面孔效應,我們會發現,當最初觀察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圖形,有的人可能最先看到的是杯子,而有的人最先看到的是人臉。

但當我們注意力集中時,就會看到最初沒有發現的圖形。

同樣,在錯覺輪廓實驗裡,我們稍加註意就會看到沒有邊框的三角形,儘管這個過程很短,但大腦確實在飛速地搜索過去的記憶,以確保我們能識別出沒邊框的三角形。

這些都反映了我們在處理一些信息時,會用到一些加工的方法。而這些加工方法,既可能幫助孩子在考試中答對題,也可能會讓他們形成錯誤的判斷,出現考試馬虎的情況。

現在試著從你正在看的屏幕上移開視線,看一下週圍的物體。

你會發現,當你集中注意力時,周圍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特徵會越來越清晰。

當你最初看周圍物體時,我們的大腦進行一種稱為“自下而上的加工”,有助於我們快速識別物體。

隨後,你對物體的特徵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複雜,這時我們實際上在與以往記憶中信息進行匹配,來根據相似的信息,來進一步豐富對物體特徵的判斷,這屬於“自下而上的加工”。

孩子答題時發生了什麼?

對於小學生,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小學生,平時考試的題目不難,更多是考察記憶的準確性。許多題目都在平時的練習中做過,這就可能因所謂的“馬虎”出現兩種情況的錯誤。

題目理解錯誤

當孩子看到試卷時,很少把注意力放在題目上,而是直接開始看題的內容。

孩子考試總“馬虎”,測測這兩張圖就明白了!

由於是很熟悉的內容,孩子常常會直接根據以往的記憶寫答案。但是,如果出題老師故意在題目要求上做變化,答案正好與平時練習內容相反,這時就會出錯。

而且,家長或老師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一個班級的孩子,多數會在同一題目上出錯。

答題內容錯誤

假設上面的兩個圖形,只讓你看很短的時間,你可能沒有時間去發現,經過細心觀察得到的圖形。

因為,你依靠“自下而上的加工”處理圖形後,還沒來得及進入“自上而下的加工”。

孩子考試總“馬虎”,測測這兩張圖就明白了!

對小學生考試也是如此。當他在試卷上看到大量反覆練習的習題時,常常會第一時間選擇最熟悉的答案,即使其他選項自己不是很確定。

如果考試後,你讓他再重新做一遍,他基本上都能做對。

因為這時,他被提醒後,就會運用到“自下而上的加工”,細緻分析題中所有的內容,即使有些個別不確定的選項,他也會根據以往的記憶,去分析判斷,以確保答案正確。

如何讓孩子考試不“馬虎”?


平時練習

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如果是平時,可以經常用點讀的方式來增加閱讀量,這是很有益處的。

由於受到識字量的限制,低年級小學生沒辦法快速閱讀,需要通過點讀多識字、多認詞,再逐漸過度到整句、整段的理解。

但對於中高年級學生,則不適合進行點讀練習。因為點讀會放慢閱讀速度,難以快速的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孩子考試總“馬虎”,測測這兩張圖就明白了!

比如,你正在閱讀一本小說,如果你逐字逐句去讀,經常會發現很難理解作者都寫了什麼;

相反,跳著讀去抓字塊,這也是我們平時閱讀的基本方式,我們就會過濾掉一些無用的信息,閱讀速度會更快,理解整體內容會更準確。

因此,對小學生來說,低年級點讀為主,中高年級大量閱讀為主,對提高他們理解能力十分重要,無論是數學,還是語文都是同樣有效。

考前練習

對於一些經常愛“馬虎”的孩子,必要的考前練習也是有意義的。

孩子考試總“馬虎”,測測這兩張圖就明白了!

比如,可以在考前,準備一些與平時練習相似但又有變化的題目,低年級的孩子主要練習點讀題目;

中高年級的孩子可以只讀題,說思路,而不是反覆寫、反覆練,這樣複習效率會更高。

當然,想真正克服孩子考試“馬虎”的問題,還要從提升他的能力入手,在小學階段,閱讀量不夠、閱讀能力不強是導致語文包括數學和其他學科易出錯的根本所在,還是要從閱讀入手,才能徹底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