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殘疾人補貼上漲消息公佈

2020殘疾人補貼上漲消息公佈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解決了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

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聯印發《關於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

各地應研究確定合理的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現行補貼標準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並能兼顧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長期照護需求。

原有補貼標準明顯過低的地區,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補貼標準進行科學測算和全面論證,充分考慮殘疾群眾需求滿足的層次性和有效性,適當調整補貼標準,確保最大程度發揮制度效果。

各地民政部門、殘聯組織應統籌考慮當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調整及照護市場勞動力價格變化等情況,適時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的調整方案

福建

經福建省政府同意,從2020年1月1日起,福建省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80元。同時,提高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一級護理從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15元,二級護理從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85元。為確保相關補助不因物價因素而降低保障水平,福建省建立了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即從2020年1月1日起,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一級、二級護理補貼標準,分別按不低於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省定最低標準的25%、30%、25%動態調整,其中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動態調整僅針對生活困難的重度殘疾人。目前,福建省級財政已提前下達相應補貼資金。


湖南

近日,湖南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殘聯聯合下發了《湖南省2019年殘疾人兩項補貼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方案》:湖南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標準每人每年分別提高到不低於720元(去年是每人每年分別不低於660元),有條件的市州和縣市區可以在此基礎上提高補助標準。

長沙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不低於80元/人*月;長沙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不低於120元/人*月;湘潭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不低於70元/人*月;湘潭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不低於70元/人*月;株洲、岳陽、衡陽、郴州、永州、常德、益陽、懷化、婁底、張家界(000430)、邵陽、湘西州12個市州的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不低於60元/人*月;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不低於60元/人*月。

廣東

廣東省從2019年起將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現行的157.5元/月•人提高到165元/月•人,2020年起從165元/月•人提高到175元/月•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從現行的210元/月•人提高到220元/月•人,2020年起從220元/月•人提高到235元/月•人。部分地區已實施殘疾人補貼或相應救助制度的補貼標準高於此標準的,繼續按已定補貼標準執行。

內蒙古

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今年我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全國排名分別為第7位和11位。這是繼2017年提標之後,實現三年兩次提標。


據瞭解,我區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著力解決殘疾人生活困難和照護困難的問題。2018年,全區投入資金2.76億元,為24.6萬名困難殘疾人發放了生活補貼,為25萬重度殘疾人發放了護理補貼。一些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範圍。其中呼和浩特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08元,鄂爾多斯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最高達到每人每月333元,鄂爾多斯市還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擴大至三、四級精神殘疾、智力殘疾人群。

廣西

自2019年起,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全區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或者第三代殘疾人證的三級、四級精神障礙患者納入補貼範圍,補貼標準同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

甘肅

自2019年1月1日起,在重點保障需要長期照護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的基礎上,擴大到所有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即將之前未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範圍的一、二級殘疾人中的聽力、言語一級(含最重類別為以上兩種的多重)和肢體、視力、聽力、言語二級(含最重類別為以上四種的多重)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補貼標準每人每月50元。殘疾人兩項補貼實行自願申請原則。

山東

享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一、二級殘疾人,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其他等級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

享有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一級殘疾人,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其他等級的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

江西

城鎮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6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

重慶

2019年1月1日起,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由原來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並按月打到每個殘疾人朋友的銀行賬戶上。

浙江省吳興區

2019年1月1日起,調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保障範圍。

本次調整範圍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從原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標準150%以內的殘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標準150%以內的勞動年齡段殘疾人,調整為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邊緣戶保障範圍以內的殘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邊緣保障範圍以內的勞動年齡段殘疾人。

針對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在落實將精神、智力三四級殘疾人和其他重度殘疾人納入保障範圍的基礎上,對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一、二級聽力、言語殘疾人發放殘疾人護理補貼;對於家庭不具備照料條件、經當地殘聯、民政部門核准由機構託養照料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在原按標準上浮50%基礎上,每人每月護理補貼再增加200元。

據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30%發放,並隨低保標準的調整適時調整。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可按原“兩項補貼”申請流程提出申請。符合條件的聽力、言語殘疾人申請護理補貼的,須填報《湖州市重度聽力、言語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表》,由鄉鎮(街道)初審並公示。

還有以下三個地區的兩項補貼標準是自動根據政策要求進行調整的。

江蘇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隨著低保標準進行動態調整,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30%-40%發放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25%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內重度殘疾人重殘補貼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對殘疾人的增發部分補貼。低保家庭外的無固定收入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100%發放生活補貼,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低保標準2倍以內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特殊困難殘疾人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60%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金。

貴州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隨著低保標準進行動態調整,執行低保對象“分類施保”政策,按照當地低保標準的10%-30%增發。

四川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2017年按每人每月70元執行,2018-2020年每年提高10元。


政策全文如下:

關於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財政廳(局)、殘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財政局、殘聯: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2號)有關規定,補齊民生短板,持續解決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有效保障殘疾人生存發展權益,確保困難和重度殘疾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殘疾人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活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現就建立資金來源權責清晰、保障水平適度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統稱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合理確定補貼標準。各地應研究確定合理的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現行補貼標準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並能兼顧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長期照護需求。生活補貼標準應參照當地殘疾人的基本生活費支出以及因殘疾額外增加的衣食住行等費用支出的一定比例予以確定;護理補貼標準應參照當地殘疾人購買護理產品和護理服務等基本照護支出成本的一定比例確定。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護理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等制定差別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原有補貼標準明顯過低的地區,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補貼標準進行科學測算和全面論證,充分考慮殘疾群眾需求滿足的層次性和有效性,適當調整補貼標準,確保最大程度發揮制度效果。

  二、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各地民政部門、殘聯組織應統籌考慮當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調整及照護市場勞動力價格變化等情況,適時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的調整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補貼標準的調整應切實有利於減輕殘疾人生活負擔,體現黨和政府對殘疾群眾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並讓殘疾群眾有持續獲得感。

  三、加強組織保障和政策落實。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是國務院的明確要求,是幫助困難群體改善生活、實現脫貧的重要制度支撐,關係到廣大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的切身利益。各地應繼續完善政府領導、民政牽頭、殘聯配合、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2號)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責任分工,理順工作機制,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區實際的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把政策落到實處。


  四、強化部門協同,做好輿論宣傳。各地民政、財政部門和殘聯組織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精心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共同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的測算和調整工作。要採取多種方式全面準確解讀調整機制政策,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讓殘疾群眾形成合理的預期。要嚴格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加強動態管理,確保精準施補、一個不漏。要廣泛宣傳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切實維護殘疾人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