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残疾人补贴上涨消息公布

2020残疾人补贴上涨消息公布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解决了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

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印发《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

各地应研究确定合理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现行补贴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能兼顾残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长期照护需求。

原有补贴标准明显过低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补贴标准进行科学测算和全面论证,充分考虑残疾群众需求满足的层次性和有效性,适当调整补贴标准,确保最大程度发挥制度效果。

各地民政部门、残联组织应统筹考虑当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调整及照护市场劳动力价格变化等情况,适时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调整方案

福建

经福建省政府同意,从2020年1月1日起,福建省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80元。同时,提高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级护理从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15元,二级护理从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85元。为确保相关补助不因物价因素而降低保障水平,福建省建立了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即从2020年1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按不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省定最低标准的25%、30%、25%动态调整,其中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仅针对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目前,福建省级财政已提前下达相应补贴资金。


湖南

近日,湖南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残联联合下发了《湖南省2019年残疾人两项补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湖南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不低于720元(去年是每人每年分别不低于660元),有条件的市州和县市区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补助标准。

长沙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不低于80元/人*月;长沙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不低于120元/人*月;湘潭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不低于70元/人*月;湘潭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不低于70元/人*月;株洲、岳阳、衡阳、郴州、永州、常德、益阳、怀化、娄底、张家界(000430)、邵阳、湘西州12个市州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不低于60元/人*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不低于60元/人*月。

广东

广东省从2019年起将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现行的157.5元/月•人提高到165元/月•人,2020年起从165元/月•人提高到175元/月•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从现行的210元/月•人提高到220元/月•人,2020年起从220元/月•人提高到235元/月•人。部分地区已实施残疾人补贴或相应救助制度的补贴标准高于此标准的,继续按已定补贴标准执行。

内蒙古

从自治区民政厅获悉,今年我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全国排名分别为第7位和11位。这是继2017年提标之后,实现三年两次提标。


据了解,我区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着力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和照护困难的问题。2018年,全区投入资金2.76亿元,为24.6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为25万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护理补贴。一些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其中呼和浩特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08元,鄂尔多斯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最高达到每人每月333元,鄂尔多斯市还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扩大至三、四级精神残疾、智力残疾人群。

广西

自2019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全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或者第三代残疾人证的三级、四级精神障碍患者纳入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同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

甘肃

自2019年1月1日起,在重点保障需要长期照护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的基础上,扩大到所有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即将之前未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范围的一、二级残疾人中的听力、言语一级(含最重类别为以上两种的多重)和肢体、视力、听力、言语二级(含最重类别为以上四种的多重)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补贴标准每人每月5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实行自愿申请原则。

山东

享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一、二级残疾人,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其他等级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

享有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一级残疾人,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其他等级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

江西

城镇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

重庆

2019年1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并按月打到每个残疾人朋友的银行账户上。

浙江省吴兴区

2019年1月1日起,调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范围。

本次调整范围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从原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残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劳动年龄段残疾人,调整为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边缘户保障范围以内的残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边缘保障范围以内的劳动年龄段残疾人。

针对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在落实将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人和其他重度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的基础上,对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一、二级听力、言语残疾人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对于家庭不具备照料条件、经当地残联、民政部门核准由机构托养照料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在原按标准上浮50%基础上,每人每月护理补贴再增加200元。

据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0%发放,并随低保标准的调整适时调整。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按原“两项补贴”申请流程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听力、言语残疾人申请护理补贴的,须填报《湖州市重度听力、言语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表》,由乡镇(街道)初审并公示。

还有以下三个地区的两项补贴标准是自动根据政策要求进行调整的。

江苏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随着低保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低保家庭内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低保标准30%-40%发放生活补贴,低保家庭内的非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低保标准25%发放生活补贴,同时取消原低保内重度残疾人重残补贴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对残疾人的增发部分补贴。低保家庭外的无固定收入智力、肢体、精神、盲视力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低保标准100%发放生活补贴,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倍以内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60%发放生活补贴,同时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金。

贵州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随着低保标准进行动态调整,执行低保对象“分类施保”政策,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10%-30%增发。

四川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017年按每人每月70元执行,2018-2020年每年提高10元。


政策全文如下:

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政局、残联: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有关规定,补齐民生短板,持续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有效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确保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残疾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现就建立资金来源权责清晰、保障水平适度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统称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各地应研究确定合理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现行补贴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能兼顾残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长期照护需求。生活补贴标准应参照当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费支出以及因残疾额外增加的衣食住行等费用支出的一定比例予以确定;护理补贴标准应参照当地残疾人购买护理产品和护理服务等基本照护支出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等制定差别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原有补贴标准明显过低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补贴标准进行科学测算和全面论证,充分考虑残疾群众需求满足的层次性和有效性,适当调整补贴标准,确保最大程度发挥制度效果。

  二、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各地民政部门、残联组织应统筹考虑当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调整及照护市场劳动力价格变化等情况,适时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调整方案,报请同级党委和政府确定。补贴标准的调整应切实有利于减轻残疾人生活负担,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群众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并让残疾群众有持续获得感。

  三、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落实。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是国务院的明确要求,是帮助困难群体改善生活、实现脱贫的重要制度支撑,关系到广大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各地应继续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残联配合、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把政策落到实处。


  四、强化部门协同,做好舆论宣传。各地民政、财政部门和残联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精心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共同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测算和调整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准确解读调整机制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让残疾群众形成合理的预期。要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加强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施补、一个不漏。要广泛宣传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