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成為廣告營銷的“上帝之手”嗎?


AI會成為廣告營銷的“上帝之手”嗎?

2016 年 3 月,由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 AI 圍棋軟件 AlphaGo 以四勝一敗的成績,擊敗世界名將李世石。這一結果敦促世界重新審視已有數十年曆史的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方面民眾產生了諸多對於 AI 的關注和擔憂,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一輪的 AI 創業投資潮,人工智能一度成為 2017-2018最熱門的創投賽道之一。

過去投資者的目光幾乎集中在 AI 的技術積累和實現上,而此次投資熱潮,則更多轉變為「你的 AI 怎麼落地」?尤其是到 2018 年,隨著人口流量紅利衰竭,互聯網的下半場全面開啟,產業互聯網成為全行業新的關注點和增長點,廣告營銷行業當然也不例外。

之前“大數據營銷”的概念尚未退潮,“人工智能+廣告營銷”又強勢來襲,它們究竟是新瓶裝老酒、又一輪的概念炒作,還是廣告從業者的潛在威脅?本文將為您揭開AI和廣告營銷的神秘面紗。

廣告營銷的價值

首先釐清廣告營銷的概念,顧名思義,即是指企業通過廣告對產品展開宣傳推廣,促成消費者購買,擴大產品銷售,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活動。

AI會成為廣告營銷的“上帝之手”嗎?

從營銷視角來看,品牌主不僅關心廣告內容的投放效果,同時更關心消費者是否對內容感興趣,投放數據是否真實透明、如何提升營銷執行團隊協同工作效率等等。這些需求使得戰略諮詢公司比傳統廣告代理更有機會贏取上游客戶的預算。

業界存在對廣告營銷的兩種典型偏見。一類是認為好產品好企業不需要營銷。認為顧客不會自動上門,銷售的作用遠遠超過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想象,對此Peter Thiel就曾公開駁斥過該觀點。可口可樂、雀巢等海外知名品牌,每年會耗費數十億的廣告預算,以提升品牌影響,增進與消費者的溝通,而國內品牌的營銷觀念和操作手法在相比之下,距離國際頂尖品牌仍有較大的差距。

另一類則是認為數字營銷都是虛假的。聯合利華CMO就炮轟過社交媒體買粉、數據造假行為,然而技術本身是不含立場的,從業者既不能因為利益驅使而扭曲價值觀,也不能因噎廢食拒接技術進步。況且,像區塊鏈技術應用已經可以用於數據的防篡改偽造。

人工智能

關於人工智能(AI),自這個名詞從1956年被創造開始,人工智能就一直在試圖理解和構建學習、語音/視覺感知、數學求解、診斷疾病等各種人類智力行為。AI站在計算機科學的肩膀上,與哲學、經濟學、神經科學、心理學、數學、語言學等眾多學科發生奇妙的交匯。


AI會成為廣告營銷的“上帝之手”嗎?



大數據、半導體芯片及智能算法被譽為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石。人工智能具有非常巨大的應用潛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商業應用場景中,已經隨處可見它的身影。

  • 個性推薦


今日頭條在國內率先推出按用戶興趣智能推薦文章的功能。在智能推薦系統後臺,這些用戶興趣被量化成一條條數據,有利於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

  • AI客服


人工智能能大幅提升簡單重複性的勞動效率,對於標準化的客服常見問題,能夠實現按既定規則給予實時回應,大幅減少企業的用人成本。

  • 庫存管理


歐美國家在2B端部署了大量自動化應用,幫助商家在促銷、庫存管理上提供更準確更實時的預測,提升供應商管理。像是德國電商Otto、英國線上超市奧凱多等都用上了AI模型來學習庫存和消費者數據。

近兩年,“人工智能將讓平面設計下崗”、“人工智能取代文案人”的新聞不絕於耳。對此大不必擔心,人工智能在這些領域的應用,尚無法達到人腦創意的層次,更多以“人機協同”的方式應用在工作場景中。

AI會成為廣告營銷的“上帝之手”嗎?


AI+廣告營銷的應用場景落地

  • 科學洞察用戶畫像,參與構建營銷策略

消費者洞察:基於實時和歷史數據,採用機器學習算法及數據挖掘技術,得到用戶基礎畫像、行為習慣分析、熱點話題抽取和情感語義分析,洞察消費者需求。

智能匹配營銷資源:基於品牌營銷需求和下游執行商的特點,建立特徵匹配,去中介化地實現智能匹配。

投放策略:整合並清理多平臺、分散的媒介數據,基於消費者洞察推薦投放渠道、優化投放策略,同時預測投放後的轉化效果。

  • 精準傳播,提升廣告投放ROI

反作弊技術:通過監測流量變化趨勢,識別虛假流量,提高投放的透明度和真實性。

提供全鏈路全場景營銷賦能:接入更多元的數據和分析模塊,為AI提供更豐富的用戶畫像,從而提升投放精準程度,降低預算浪費。

  • 應用新零售場景,提供人臉識別、3D掃描結算等多重新體驗

電子價籤:電子系統追蹤並顯示商品價格、上架時間、來源地等多種信息,實時向消費者公佈。

顧客人臉識別:通過面部輪廓等信息對人臉進行識別,快速完成結算、積分、消費記錄等多項服務。

3D掃描結算:貨物掃描不再依賴特定條形碼,通過3D成像等技術自動識別貨物品類, 提高結算效率。

“AI+廣告營銷”的企業合作方案推薦

  • 大型B2C企業

大型B2C企業是廣告代理商和傳統媒體競相爭奪的優質客戶,廣告預算充足,對廣告的創意、製作、投放渠道都偏向高端。隨著物聯網崛起,這類企業將相當大比重的預算轉移到了線下的戶外廣告市場,同時增加了對用戶畫像、數據、策略和實時監測的需求。

推薦方案:國際4A、本土互動營銷公司、科技公司開發的媒體投放工具、基於大數據的AI策略提供商等

  • 大型B2B企業

大型B2B企業一般比中小企業擁有更多廣告營銷預算,且需求集中在長週期的線下廣告投放上,因此採購時最看重的通常是供應商能否提供穩定、高質量的宣傳物料,並容易形成長期合作。

推薦方案:傳統代理商、製作公司

  • 中小型企業

中小企業採取產品生產+銷售的模式,對營銷的需求比較簡單並且靈活多樣,會在重要節日、“雙11電商節”等時間段進行重點廣告投放,短週期、高頻次曝光、抓取精準用戶是他們的核心需求。

推薦方案:簡視智媒、雲媒精準等基於程序化購買的物聯網廣告平臺,提供戶外數字廣告的跨屏投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